开放的宇宙
卡尔·波普尔创作科学哲学著作
《开放的宇宙》是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创作的科学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82年。
内容简介
该书前面有一个波普尔在1982年为该书写的前言。正文分为四章:①决定论的种类;②“科学”决定论;③支持非决定论的论据;④形而上学的问题。书末还有三个附录:①波普尔在1973年写的论文:《非决定论是不够的:跋》,这篇论文论述了三个世界的划分、物理学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以及自然主义等问题;②波普尔在1974年写的《科学的还原和一切科学的本质上的不完全性》这篇论文的修改稿;③波普尔在1981年写的《再论还原,1981年》。
在这本书里,波普尔以简明的语言论述了人类的自由、创造性和纯理性,他除了勾画出一种新的宇宙和物理世界的图景外,还号召人们对过去半个世纪的物理学史及其与经典物理的关系有一个新的认识,他详细地考察并批驳了“科学”的和形而上学形式的决定论。与通常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经典物理并不比量子物理更以决定论为先决条件或者蕴涵着决定论。然而他发现形而上学的决定论继续构成当代量子论者包括决定论的对手们的工作的基础。波普尔把对概率的主观解释在物理学中所继续起的作用追溯到这些形而上学的决定论的先决条件。
作品目录
成书过程
《开放的宇宙》是为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撰写的《后记》的第二卷。
《开放的宇宙》的写作时间为1951—1956年,处于德文版《研究的逻辑》(1934)与英文版《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出版的时段之间,据说1956—1957年被排成校样,计划与《科学发现的逻辑》同时出版,但由于某种原因,直到1982年才正式出版,此前一直以长条校样的形式在亲近的同行和学生之间流传。
作品思想
该卷与《科学发现的逻辑后记》第一卷《理想主义和科学的目的》有密切的联系。第一卷在考虑正当性和纯理性问题时,反驳了关于批评的限度——随之还有纯理性的限度——的主观主义和怀疑论的观点。如果存在着局限性的话,那么严肃辩论便是徒劳无益的了。在《开放的宇宙》中,波普尔在处理决定论时,他赞成这样的说法,对于预测未来人类知识的增长,人们的理性是有局限性的,如果这样一种限度存在,那么严肃的讨论也是徒劳无益的。因此,波普尔论证说,就批评而言,人类的理智是无限的,而就其预测能力而言它却是有限的;并表明无限和有限在它们各自的方面对于的纯理性的存在都是必要的。
波普尔在《开放的宇宙》中对非决定论、“科学”决定论和形而上学决定论的用力程度很不同。形而上学决定论只断言世界上的事件都是确定性的、不可改变的,或者预先决定好了的,但不声称有任何人知道它们或者可以用某种手段做出预测。这种形而上学决定论是不可检验的。实际上它是非常“弱”的断言,既被宗教决定论所蕴涵也被“科学”决定论所蕴涵,它是各种决定论的共同点。考虑到这一点,波普尔没有特别去反驳它。波普尔对非决定论论述的特点是,以反驳“科学”决定论为重点,指出经典物理学是非决定论的,抛弃了早先的“有穷预测器”的模型,引用了非线性动力学的新证据等。他的猜想和论证均远领先于同时代的科学和哲学。
波普尔懂得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了解历史上的科学,熟悉哲学史,从该书看他也十分关注当时多数人不大注意的非线性动力学的进展。他的哲学能与时代科学对话,他的哲学也能够与时代政治对话。他的哲学观点看似极端,其实并不极端。
作品影响
1999年,随着《开发社会及其敌人》和《开放的宇宙》的中文译本的出版,中国理论界掀起了研究波普尔历史哲学的高潮,一直持续到2002年波普尔百年诞辰。
作品评价
美国公司执行委员会名常务董事戴维·阿普加: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的宇宙》一书中,是用自我参照来解释随机性的。他描述了一个思维试验,该实验试图证明以可预见性为特征的决定论是不成立的。这个思维实验的要点就是,一个具有预测未来功能的机器却不能预见它自己未来的知识状态。为了实现预测的功能,该机器生成未来预言的速度必须快于生成用于预测未来知识的速度。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年),英国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28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取得任中学数学和物理教师的资格,1933年出版《研究的逻辑》后,波普尔名声大振,1936年应聘前往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任教。1945年先受聘为伦敦大学讲师,翌年赴伦敦经济学院工作,1948年升为伦敦大学教授,不久出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主任,后加入英国籍,获爵士称号,当选为英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70年退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01:4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