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寿命是建筑的使用寿命。
建筑寿命介绍
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2009年,各地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等现象,就已经暴露出建筑质量问题的现状,如今,“中国建筑寿命30年”再次验证了这一事实。
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语出惊人。有网友称,照此推算,等到自己的房贷还清的时候,房子也该塌了。
自1988年我国进行房改以来,个人住宅便走上了市场化、商品化的道路。在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下,为何建筑质量仍然令人堪忧?设计缺陷、施工中偷工减料造成了建筑质量和耐久性差,再加上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实行,使得购房者在交付房款时根本无法预知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等到发现时,已经太晚。 相关新闻: 墨西哥严把建筑质量关大大降低了地震人员伤亡 住建部对短命建筑不能只限于指责 中国建筑寿命短的三大原因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 年产数以亿计垃圾 房地产行业在价格上堪称“楼坚强”,涨价速度令人咋舌,可谓一天一个价,但在质量问题上为何偏偏是“楼脆脆”?人们花几十万几百万买来的高价楼房平均寿命仅有30年,这让广大房奴又情何以堪?大多数人贷款买房,还款期限在10年至20年,如果买的是新房,20年后贷款还完,房子还能住10年;如果买的是二手房,20年后贷款还完了,房子也该拆了,这是何等的戏剧性。我们不要求房子的寿命有100多年那么长,起码也得符合“住宅70年产权”的标准吧。
除了房屋质量问题是造成“短命”的原因之外,城市规划、拆迁不合理是另一大主因。城市中每一栋楼成功实施爆破的背后,都是一个建筑的“短命”史。我们对于城市建设规划缺少整体意识、尊重意识、法制意识,导致建筑建了拆,拆了建,建筑未老先衰,使城市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与重建的怪圈之中。
有资料显示,美国建筑平均寿命达74年,英国建筑平均寿命达132年。在欧洲建筑重建的时候,中国的建筑已经被重建了4次。建筑寿命的缩短,不仅加大了浪费,而且直接加大了建筑业的碳排放量,使得中国建筑成为最大的碳排放源头。开发商为了收益、利润,大肆拆建,却忽视了建筑质量,一些楼盘正值“壮年”,也被早早地牺牲掉。建筑业的这些现状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 短命诊断 据报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政府的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难题。
专家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分析:建筑行业赶进度、省成本为建筑质量埋下“病根”,而全国范围内的盲目拆迁则使许多建筑还未到服役期满便“猝死”。
底子薄
——为省成本绞尽脑汁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张原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建筑质量,他本人也曾做过多年的建筑工程监理。“如果是讲自然寿命,那么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建的都不止这个年限。但即使挺过了30年,中国的大多数建筑到50年时也需要加固、维修了,有质量问题。”
他告诉记者,中国的建筑,多数的设计使用寿命只有50年,而国外的设计使用寿命往往是70年。“设计的时候预着的时间就短。”在建造过程中,从开发商到承建商再到具体盖楼的承建方、工人,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以“保证质量”为第一考虑的。“第一考虑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建房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如何尽可能多地赚一点钱。”
底子薄——1平方米监理费不到10元
张原分析,多数开发商在选择承建商的时候都是看哪家的报价最低。如此一来,偷工减料、马虎了事就不可避免。
而本应为建筑质量“把关”的工程监理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按照国家规定,监理费用应该是按工程造价的百分比来确定的,现在开发商为了压价,改成以建筑面积付给监理费。往往1平方米的监理费还不到10元。”“为了节省成本,监理公司根本不会花大力气去干好本职工作,划不来嘛!”
易缺钙
建筑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一个因素在于施工者的资质和管理体制。建筑施工“层层分包”已是行内的常态,“层层分包到最后,盖房子的工人大多数是从未接受过建筑培训的农民工。”农民工一般是计件或计时算薪水,包工头也是忙着赶进度收钱——实际上工人和管理者都缺乏专业资质和专业素养。
工程建完,施工队就走了,去别处接活干。万一建筑质量真的出了问题,追究下来,也只能找到当初承建公司的项目经理、建造师或监理单位等。只有这些人是稳定的、有资质的,跑不掉的。但论起责任大小,他们显然不是最该被“打板子”的。
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情况就完全不同。张原介绍,这些国家对承建方的资质并无要求,却严格要求施工、管理、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如果建筑出问题,会直接处罚到工人以及雇用工人的企业,严重时甚至会吊销职业资格证。“国外这种专业技能人士的收入普遍较高,为了不丢掉‘饭票’,他们必须自律。”
如果让建筑“自然老去”直至“自然死亡”,也许不止30年、50年。全国范围内,都有老建筑经过加固、修整后依然正常使用的例子,如上海外滩老建筑群、武汉大学民国老建筑群、广州沙面的老建筑群。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拆迁风潮”,使众多建筑都变成了“短命鬼”。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
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每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平均寿命30年”现象的确与建筑质量存在一定关系,“
豆腐渣工程”与“楼脆脆”层出不穷。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