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道传(1877—1931年),字叔度,别号梅峰、梅垞、三香山人,别署三桂居士,广东嘉应州东厢堡大塘面(今梅县城东镇石月村)人,廖道传是嘉应大学创办人之一。1896年考取秀才,190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期间赴河南应顺天乡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癸卯恩科举人。光绪三十三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同年夏受清廷派遣赴日本考察学政,回国后历任广西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广西浔州府、武鸣府知府。1913年任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山大学前身之一)。著有《金碧集》、《京师集》、《国学集》、《三香片羽集》、《梅峰时文》、《三香山馆诗集》等。
廖道传(1877—1931年),字叔度,又字梅峰、梅诧,号三香山人,
广东梅县城东乡人,生于
书香之家。父廖位三系清
廪生,曾在嘉应州城设馆授徒,有名于时。
廖道传自幼好学强记,清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考取
秀才。光绪二十五年参加嘉应州科试,取得正场一等第一名,被保送到广州
广雅书院进修。肄业时,常到学海堂、应元、菊坡、粤华、粤秀各书院听课,累获优良成绩,评价甚高。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在北京创办第一所大学一京师大学堂,广东考选4名最优学生赴该堂就读,廖道传为其中之一。他在京师大学堂读完5年,每试均名列前茅。光绪三十三年首届毕业,成绩为全校之冠。同年夏,清廷派他赴日本考察学政,是秋回国,旋受聘于广西
优级师范学堂任监督(校长)。他办学认真,建树良多,深得地方人士赞誉。
辛亥革命后,廖道传转而从政,先后任广西浔州、武鸣府府长、督军署秘书、平乐统税局局长等职。从政期间,仍重视教育,在浔州自捐薪俸创设图书馆和蚕桑学校;在武鸣,奖设小学,增办小学20余所,女子学校1所。民国2年(1913年)秋,复从事教育,任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他深感国家要自强,必须以教育为根本,同时要改革教育制度,实施国民教育。1915年他在《上严范孙夫子书》中提出:“教育一事诚为民国之根本,亦吾人之志业……”。对于“国民教育、人才教育要未雨绸缪。”倡议“集德高望重之热心教育者每省一至二人合组全国教育机关,政府予以支持”。他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上提出整顿师范教育方案。1916年秋,他在《上教育总长范静生书》中,为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许多有益建议,后为国民政府所采纳。
1917年3月,他第二次被派赴日本考察师范教育,回国后,对我国教育改革等写成万言报告书。是年离开广东高师。他在高师5年,延聘教授和讲师,以德才为依据,强调培养人才应有良好的道德才能有用,应“象植木,本固则花蕾实;象治水、源清则流脉洁。”他对社会上“不廉、不公、不勤”的劣习非常不满,因而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他对办好师范和中小学教育提出“严考课、限请假、重操作”的严格纪律。主张人尽其才,学有所用。他在毕业《同学录》序言中写道:“学有精粗,识有深浅,才有高下……余所望于诸君者则尤在(于)人人可自尽(尽力去做)者。”并提出5项要求:一是“责任心”,要“宜循其名,以责其实。”;二是“敬畏心”,要“上课如承祭,临学生如见宾,衣冠瞻视,辞色必严必正。”;三是“体谅心”,对同事师友要和善,对学生要亲如子弟,做到“劝善规。”;四是“诚悫心”,言传身教,惩劝学生要“由衷发情,德行寓于惩劝之中。”;五是“忍耐心”,对所做之事要善始善终,“勿中道而自馁”。
1922年,廖道传回乡任梅、蕉、平、埔公路局总办,仍不忘兴办教育,认为梅县毗连闽赣,宜设大学以培育人才。1923年与黄墨村等地方人士10多人及美籍传教士汲平如倡办嘉应大学,第二年嘉大成立,廖道传任教务委员兼文教学长。1927年复往广州,任广东省对外交涉署秘书,次年改任第一集团军(李济深部)指挥部办公厅秘书。1931年10月在广州病逝,终年55岁。
廖道传生平诗作甚丰,遗著有《京师集》、《桂林集》、《浔州集》、《武鸣集》、《国学集》、《军府集》、《平乐集》、《三香片羽集》、《三香山馆诗集》、《金碧集》等诗册。
廖道传生于
书香之家。其父亲廖位三系清
廪生,曾在嘉应州城设馆授徒,有名于时。廖道传有子女13人,从事教育的有11人。他从父辈起即从事教育,世代书香,延续不断,可谓教育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