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沟
扬州市廖家沟
廖家沟始于明末,它的深度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迷,据老一辈水文工作者说廖家沟最深处有35米左右。 这在世界城市内河里是罕见的。万福闸旁的公路桥就是在廖家沟的龙口上建造的因此不是很深。
廖家沟
明末已有此河。壁虎、新河、凤凰三河汇于此沟。乾隆八年(1743年)开壁虎河至廖家沟。乾隆十三年建廖家沟滚水坝。后又扩宽,降低坝身。廖家沟南流,转向东,与芒稻河汇合,入夹江,东南流,至三江营入长江。泄水量大,有第一沟之称。 廖家沟三合土滚水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廖家沟桥,7年建成,名万福桥。坝毁。 1962年万福闸建成,统控壁虎、新河、凤凰三河。
在乡间,沟、塘、河到处可见,过去总认为:沟是指狭长的小河流,塘是指方或圆的死水汪,而河通常比沟塘的水面大而长,且均有源头活水。扬州城四周有古运河、大运河、七里河、保障河、横沟河、沙河等,而这些河没有一条能比得上廖家沟。廖家沟是扬州城周围最大的河流,但它却称为“沟”,真叫人不解其意。
为解这个谜,我曾在10年前寻访了祖祖辈辈居住在廖家沟西岸边的周成立老人。听他讲,若干年前,古湾头镇以南是一片长江水冲积而成的平原,位于山东的鲁国境内廖家庄上有户姓廖的人家逃荒来此落户(靠湾头镇西有一处以廖姓为主的村庄,即如今的廖家村民小组),并在沙滩上种田谋生。每逢天降大雨,为排除田间积水,廖家人便挖沟向南排除田间水,南段的农户也顺着廖家开挖的排水沟持续向南挖,就这样,一家接一家顺势开沟排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由北向南通往长江的排涝沟。那时,当地人就称它为“廖家沟”,沿袭至今。由于长江上游年年洪水下泄,冲刷,沟面逐渐变宽,人们在沟上架起木桥。因此,万福桥以上顺序有严家桥、罗家桥、徐家桥。后来,水面更宽,木桥不行了,清朝初年,东西两岸的往来只能靠木船摆渡。直到解放后的1954年,仍有严桥渡口、罗桥渡口、徐桥渡口。自从架起廖家沟大桥,摆渡才消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14:4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