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康陵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康陵路,五代十国古墓葬,于南汉光天元年(942年)完成建造。
历史沿革
南汉光天元年(942年)九月,刘䶮迁神于康陵。
2003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广州大学城),选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同年3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番禺区文管办,在广州大学城建设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文物调查;同年7月底,康陵发掘工作开始;同年11月中旬,康陵圆丘表面覆盖的砖土大部分揭露后,于圆坛砖圜壁的南、北发现盗洞。
2004年春节前,完成康陵地宫的清理,出土了哀册文碑,确认此陵墓为南汉康陵,而位于北亭的陵墓实则为
南汉德陵。同年10月,康陵发掘工作结束。
2016年1月,康陵遗址启动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
2023年6月10日,康陵遗址全面完成本体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正式向公众开放。
遗址特点
综述
康陵由地下玄宫和地面陵园建筑组成,坐北朝南,陵园范围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80米,面积为12800平方米。陵园依山而建,占据了大香山南坡的东部,南北高差达15米。
康陵南北向营建,地面建有陵园和陵台,地下筑玄宫。陵园内中部偏北有方座圆丘形陵台,四周围以夯土墙垣,神墙四隅筑有角阙。南墙正中开设园门,门前有廊式建筑。
陵园
神墙四面夯土墙垣,平面呈长方形。其修建方法为先挖基槽,然后夯土版筑。南北长96.8米、东西宽57.3米,墙宽1.2—1.4米、残高0.5米。东西墙依山势由北向南递级而下,高低落差12米左右。因受人为破坏和自然冲刷剥蚀,墙体仅剩局部的基槽和两侧的夹板柱洞。陵园的北墙保存稍好,局部保存有高出地面10—50厘米的夯筑墙基夯层的边缘用专门敲碎的瓦片摆砌成线,墙壁平直规整。墙基两侧均有大量的散碎瓦件;估计墙头上有顶盖。墙基筑有护坡,由墙体向两侧倾斜,垫土表面铺设大量瓦片,应起承接墙檐滴水的作用。
神墙四隅设有角阙,均为一大一小子母阙对角相连。子阙位于内侧,与墙垣相连接;母阙在墙角外侧。角阙的上部已塌毁,现存方形台基中央均有夯土台芯,砖砌台壁,四周砌散水,可能是楼阁式建筑。在阙台的废弃堆积里.发现有带莲瓣瓦当的筒瓦、板瓦、花边重唇滴水瓦(双唇瓦)、脊头瓦(鬼脸板)、垂兽饰等建筑构件,表明阙顶原有颇具规模的屋盖。
东北角阙保存较好。子阙的阙台边长3.7米、残高0.55米,母阙边长4.8米、残高0.76米。两阙阙台包砖外壁对角相距2.5米。子阙外壁包砖,中间用黄红色山冈土分层夯筑土芯,与垣墙相接,夯层厚6—10厘米。母阙是先夯筑方土台芯,再砌外包砖,夯土台芯边长2.5米、残高0.7米,夯层厚5—10厘米。外包砖厚1.15—1.2米、残高0.72米。
陵门设在陵园的南墙正中,东西宽16.4米,残存12个碌墩,东西向3行,每行4个。门口中轴线两旁的两列躁墩较大,边长1.9米,中心间距5.5米;两侧的嗓墩稍小。边长为1.2米,间距为5米。碌墩内用褐红色的山冈土和碎砖石层相叠夯筑垫土,向下挖有方形基槽。从碌墩的分布推测,这可能是一座间的门楼建筑基础。
南门两旁的墙基下分别设置砖砌排水沟(暗渠)。东侧还保留较长的一段,与南墙垂直,叠涩收分,沟底北高南低。应当往南延伸,穿过陵园南侧的廊式建筑。残长13.5米、底宽1米、深0.4—0.6米之间。
门前建筑
陵门前的廊式建筑正对陵门位置南边约23米处,还发现一对碌墩残迹。经勘探再无其他遗迹。此处现已属大香山南坡底,地势很低,这两个嗓墩的用途不明。
陵台
陵台位于陵园中部偏北,平地起筑,由建于地宫上面的砖砌圜壁封土丘、方形基座与散水、南面的台阶坡道等组成。陵台下面是地宫。
封土台为砖包土的方座圆丘,形如塔基状,中间以红黄土夯筑圆形土台,周围垒砌包砖,逐渐内收。底部包砖外径10.2米,夯土内径5.9米,现存高2.2米。砖缝间用泥浆黏合,外壁抹有厘米厚的白灰多已脱落。
封土丘下接方形基座,其下有厚约30厘米的垫土层,直接覆盖于地宫墓圹口上。基座边长11.4米、高0.15—0.25米。也是砖包夯土结构,基座面内高外低,高差约0.2米,用边长35厘米、厚6厘米的方形白石板铺砌,石板下还铺垫有厚约5—10厘米的白灰层。
基座四周为大方砖铺砌的散水地面,略呈方形,边长17.8—18米。均呈中央高外围低的倾斜状,落差为0.1—0.38米。在陵台北部,紧接方形基座散水有一片方砖堤地,南高北低。用于行走活动以及雨天排水。
神龛位于方形基座之上,封土台南壁正中设一大龛估计是祭奠用的神龛长方形坐北朝南,被盗洞和灰坑破坏,结构不完整,宽1.8米、进深1.9米、残高0.65米。龛口台面高出方形基座面0.4米,东侧还残留一块黑色门砧石,一部分嵌于龛壁下,中间有一圆形凹槽,表明此处设有木门。砧石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6厘米。
方形基座南面有一个砖包土的长方形台形结构,东西长5.2米、南北宽3米、高0.4—0.6米。台面自北向南稍斜,用方形白石板塌地.石板下铺垫5—12厘米厚的白灰。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和少量的石构件,推测祭台上原本还有顶盖结构和石栏杆等。这个长方形平台应是与神龛一起,同为祭奠的活动区间暂称之为“祭台”。
坡道与祭台相连建在墓道上方的是一南北长9.2米、东西宽6.7米的长方形砖包土台阶,自北而南稍稍倾斜。原地面被毁,局部有嫚砖残迹。
地宫
地宫筑在陵台正下方,为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砖室结构,由封门、甬道(门洞)、前室、过道、中室和后室组成,坐北朝南,方向172°。墓室内长9.84米、宽3.16米,内顶高3.28米。墓壁用厚大的素面青灰砖错缝结砌,厚1.5米;顶为四重券拱,厚达1.45米。墓壁和券顶的砖缝间均用白灰胶接,结构颇为坚固。
墓道形制为长方形竖穴斜坡式,口大底小,南宽北窄,底部自南向北略向下倾斜,坡度为2°左右。墓道口长17.5米、宽3.3—3.4米,底长18.4米、宽2.6—4.2米,深0.94—5.15米。内填筑夯土,夯层清晰,夹有极少量的南汉瓦片。厚一般为6—20厘米,最厚达45厘米。
两重封门。外封门由3块长方形大石板叠放、封堵在甬道口外.其外填筑墓道夯土,其内为五平一丁青灰砖结构的内封门砖墙,将甬道堵实。3块石板均呈青灰色,素面,大小相同,长3.36米、宽0.96米、厚0.3米。每块石板的上部均凿有一个圆形穿孔,直径6厘米,系穿绳所用。内封门砖墙已被5号盗洞破坏过半,东西残宽1.15米、南北厚约1.2米、残高1.1米。甬道长1.1米、宽2.15米、高2.35米,与墓室通砌;但内部加筑两层衬拱.内壁抹白灰。甬道底部低于前室地面约0.1米,无铺地砖。
前室横向,短浅,与中室间有过道相隔。长1.34米、宽3.16米、高3.3米。两壁对称设置有直棂假窗和小龛各一个;假窗长0.68米、高0.35米壁龛置于假窗下离墓底高米为长方形叠涩顶砌构,口宽0.48米、进深0.36米、高0.44米。龛壁抹灰,白灰厚2—5厘米。
前室近甬道处立石质碑形哀册文一通,保存完好。应是在下葬时墓门封堵之前放置的。将前室铺地砖凿开,挖槽放置碑石。哀册文碑下部有两排文字被埋入地下。
前室与中室相交处的过道,砖砌小直墙,形如衬拱,顶端镶在墓室券顶内。过道长0.4米、宽2.36米、高2.47米。直墙内侧设木质门框,已朽,仅存外包的板瓦和白灰壁残迹,厚达10厘米。门臼设于里侧,凿于铺地砖上,两门臼相距1.88米。门槛处出土汉白玉洗和“开元通宝”。
中室为长方形,长2米。与前室和后室同宽、同高。
后室与中室之间用砖砌矮墙相隔,隔墙宽0.8米、厚0.44米、高0.78米,中间过道宽1.52米。后室长5米、宽3.16米。顶高与前室、中室相同,后壁厚1.7米。后室中部有砖砌棺床,宽2.25米、高0.2米,长度被毁不详。后壁有龛,被盗洞打破。后室前后有两个盗洞,券顶连同陵台基座和封土丘被挖穿。
在中室和后室的两壁上,分别设置14个小龛。上下两行,每行7个,略呈品字形分布。均为长方形叠涩顶,长0.43—0.48米、进深0.35—0.38米、高0.32—0.35米。后室后壁有一大龛,为长方形直壁券拱,口宽2.3米、进深1.06米、高1.3米。
前、中、后室均用边长40厘米的大方砖嫚地,砖下垫有厚约2厘米的白灰。整个墓室的墙壁上都抹有白灰,由于自然剥蚀,白灰壁面已脱落。部分灰壁表面可见勾勒弧线和直线纹。
打破墓室和陵台的盗洞共有7个;有3个是进入墓室的。其中:贴近封门石板西侧的盗洞以及凿穿陵台神龛、中室券顶的盗洞年代最早。从盗洞内的出土遗物判断,应属北宋时期;打破陵台北部、后室券顶和后壁的大盗洞时代较晚,应是明代。由于曾遭多次盗扰,完整器极少,遗物已失原位,多见于盗洞和填土里。
文物遗存
建筑构件
包括砖、石、瓦等材质,种类有瓦、脊饰、石构件等。
(1)瓦有筒瓦、板瓦、瓦当、瓦饰等。绝大多数是灰瓦,有少量的绿色琉璃瓦。筒瓦均呈半圆形,有灰陶和灰白胎绿釉陶两种。多为轮制,以青灰陶最多,体形大且厚重。方唇短舌,头窄底宽,瓦身中间肥厚,两端变薄。口纹,背面布纹十分清晰。板瓦长方形弧状,内切。以灰陶无釉者为主,灰白陶带釉者较少。正面无纹,部分有拍打痕迹,背面有布纹。有单唇和双唇两种。单唇瓦均为轮制,无釉,出土数量较多。双唇瓦主要出土于陵台的祭台处。瓦当均呈圆形,以灰陶为主,胎质青灰且较硬。灰黄陶次之,多掺和细砂,火候不高。带釉瓦当极少,胎质灰白坚硬,烧制火候稍高,外施绿色低温釉。纹饰以莲花纹居多,双凤纹次之,花果图案极少。
(2)脊饰均为陶制的屋脊装饰构件,数量不多,且都无法复原。种类有脊头瓦(也称“鬼脸瓦”)、陶垂兽、脊兽瓦头等,主要出土于角阙和陵台坡道一带。垂兽出自东北角阙和西北角阙附近,均无法复原。脊兽瓦出自角阙附近,已无法复原。均为灰胎,无釉,烧制火候较高。应为戗脊上的走兽。
(3)石构件数量较少,多已残断。主要出土在祭台附近,可能是祭台勾栏的构件。石质为灰黑色石灰岩和青灰色石灰岩,形状有长方形块状、片状、柱状等。还有一种石构件,上、下两端磨成斜角,或者凿成凸状榫头。
墓内遗物
墓室多次被盗,劫后遗存的完整器物很少,多为残片,主要出土于盗洞填土和中后室。种类有瓷、釉陶、陶、玻璃、铜、银、铁、石、玉器等,以瓷器、釉陶器和玻璃器数量最多。
(1)瓷器均为青瓷,有罐、盒、碗、碟等。以罐类居多,包括六耳罐、四耳罐和无耳罐三种,均为灰白胎或土黄胎,施青釉、青灰釉、绿釉等。六耳罐14件。仅有5件能看出器形,型式相同,大小略有差别。釉色基本可以分两类,一类为青釉或青灰釉,泛银色光泽,釉层厚,易脱落;另一类是绿釉或浅绿釉,釉层薄。无耳罐2件。器型和釉色接近德陵器物箱出土的青瓷罐。胎质灰白细腻,青釉偏黄,釉色晶莹透亮。盒件其中件盒带盖件仅有盒身,还有6件仅剩盒盖。内外施青灰釉或淡青釉,釉色晶莹透亮。粉盒3件。花口碗3件。盏1件。
(2)陶器有罐、碗、水果象生等。其中水果象生22件,集中发现于中室后部和棺床前端,后室后部也有少部分。种类有香蕉、木瓜、菠萝(存疑)、柿子、桃、慈姑、荸荠等,质地坚实,多为岭南本地的物种。四耳罐件釉陶形体较小其中17件可以看出器形,型式相同,大小稍有差别。碗1件。木瓜6件。香蕉5件。慈姑3件。桃3件。菠萝(存疑)2件。柿子2件。柿子2件。荸荠2件。
(3)玻璃器按口沿计算,至少有24件。均已残碎,可复原者仅1件。器型较少,全部归为瓶类。
(4)石制品主要是哀册文碑,还有石俑残件、石洗、玉片、串珠等。玉片残留2片。均为长方形直角,周边切割规整。可能是玉带上的。汉白玉洗2件。形制大小相同,其中1件残。哀册文碑保存完好,其形如碑,无座,碑侧刻有缠枝蔓草纹。高115米、宽154米、厚0.2米。志文楷书,首题“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38行,满行35字,共1062字。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载:“刘龑墓,在番禺东二十里,其地有南亭、北亭。海潮围绕,中不过十余里。墓在北亭洲旁,疑即昌华苑地也。崇祯九年秋,洲间有雷出,奋而成穴。一田父见之,投以石,空空有声,乃内一雄鸡,其中夜尽闻鸡鸣。于是率子弟以入,堂宇豁然,珠帘半垂,左右金案玉几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各重十五六斤;中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与后,重各五六十斤;旁有学士十八,以白银为之;地皆金蚕珠贝所筑,旁有便房,当窗宝镜大径三尺,光烛如白日;宝砚一,砚池中有玉鱼,能游动;碧玉盘一,以水满注其中,有二金鱼影浮出;他珍异甚众。田父先持镜归,光动邻舍,亟碎之,有一珠人夜辄作怪状,惧而弃之。于是邻人觉而争往,遂白邑令,令亟临其地视搜发,令得玉枕一,金人四以归……”这段文中讲到明朝崇祯年间一田父偶入刘龑墓的经历,里面充满奇珍异宝,甚至还有能游动的玉鱼,宛如神话中的场景一般。
发掘故事
刘皇冢(德陵)在发掘之初一直被误以为是南汉的康陵。不知什么缘故,民间一直传说青岗“刘皇冢”是南汉康陵,文物工作者也曾信从此说,在《关于广州石马村南汉墓的年代与墓主问题》一文中提及北亭洲附近的为康陵。直至德陵发掘完毕,仍认为刘皇冢既是康陵。
。
活动建设
2023年6月10日上午,康陵遗址展示区举办了一场“沉浸式艺术剧场——倾听·康陵”展演。其中,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师生以康陵遗址为元素,创作《康陵赋》等作品,建构出沉浸式剧场的乐音空间。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则融合康陵遗址、哀册文碑、双凤纹瓦当、康陵出土玻璃瓶、花鸟纹瓦当等元素,创作了一部视觉大片。
研究价值
康陵随葬的哀册文是首次考古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哀册文,对于研究南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康陵哀册文碑的发现,明确了墓主人的身份和下葬年代,证明了南汉有三陵在广州,弄清了康陵和德陵的本来面貌和确切位置,还更正了《番禺县志》等文献史志对德陵和康陵的错误记述,解决了历史悬案。康陵是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布局完整的陵园,地宫上方的圆形方座陵台、神墙四隅的子母角阙、陵前的廊式建筑,这些都为历代陵寝所不见。此外,砖壁圆形封土丘形制独特,改变了汉唐封土以方为贵的传统,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为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2005年4月17日,“2004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名单公布,南汉康陵所属的南汉二陵位列第8。
2006年5月25日,南汉康陵所属的南汉二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南汉康陵所属的南汉二陵被列为广东省首批重要大遗址。
2021年12月23日,南汉康陵所属的南汉二陵入选“广州考古百件文物精品与十大重要发现”。
旅游信息
南汉康陵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康陵路,南汉二陵博物馆西侧。
周二至周日09:00—17:30(17:00停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