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球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
康红球,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兼《作品》杂志社社长。一级作家
个人简介
廖红球是个典型的客家人,他对客家怀着深深的感情。他画竹,“在我的家乡,生长着很多竹子,竹子一年四季长绿,保持着恒久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最感兴趣的”。选择画竹,是廖红球的一种情感的追求。在有时间写书的时候,写作对他是一种追求,但那需要比较完整的时间。在建广东文艺中心大楼的时候,廖红球忙于基建,没有完整的时间写东西,他拿起了画笔,选择了最简单,最蕴乡情的竹来画。不会跳舞、不会打麻将的廖红球靠画家乡的竹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追寻故乡故土的梦。 到今天,廖红球仍旧坚持每天至少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写字、作画。他画的竹被称为“廖竹”。廖红球用画竹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意境,就如在他家客厅墙上所悬挂的那幅竹,题款是原广东省卢瑞华省长的“惟有岁寒节,乃知君子心。”他写书,一直以客家为其创作的源泉和根基。身为党组书记,廖红球不仅关爱年轻作家的发展,自己也创作推广岭南文学的作品。长篇小说《苍天厚土》的创作出版是他作为一个客家人,对自己客家情结的一个寻梦的高峰。写客家,不仅是机械地去描绘客家文化,而是注入了很多新的时代感。客家文化承袭了中原文化的根源,而廖红球则根据自身的经历,根据时代的变迁,根据对客家的理解,书写了历史转折时期的农民企业家,这无疑是对客家“重仕轻商”的价值取向与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也是廖红球对客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寄予的厚望。他从政,同样不忘乡情,是客家人一直看重的亲情和友情。他说:“爱国,首先要爱家乡,爱父老乡亲”。
1990年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时候,珠江三角洲有一著名企业找到他,邀请他去当副厂长。开出的条件是年酬20万,配车给房。这样的回报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廖红球思来想去,觉得广东省作家协会给了他很多的发展机会,他要回报作协。在1990年那个时候,“年酬20万”的诱惑可以打动很多人,但却没有影响廖红球的情怀。在廖红球任党组书记时,他最关心的就是怎么把岭南文学推出去,怎么能够让更多的青年作家在广东省作协安心创作。签约作家的作品由广东省作协来包装推介,为他们提供更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这也为广东省作协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作家。
他强调要创作主旋律的作品,强调青年作家要拥抱生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2003年“非典”期间,廖红球组织广东作家到“非典”第一线去采写报告文学,连七十四岁的金敬迈都参加到这个活动中,书写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报告文学,整个活动感动了中国文学界。也为中国抗击“非典”留下了最直接的资料。说自己“笨”的廖红球有着浓厚的客家情,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厚重的客家文化的延伸与创新。
平凡生活
廖红球的朋友每到广州,只要公务不忙,稍有闲暇,廖红球一定约他们去他的老宅,那是一幢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楼的最顶层,一般时尚人家是不愿住这种与天同此凉热的房子的。但廖红球爱它是因为可以漫步楼顶并把那里变成一个家庭植物园。穿行其间,蓦然让人错以为这是南亚热带丛林或非洲原始森林的一角。完全可以想见廖红球从公务上下来,嘴角衔着一支袅袅的香烟,趿着脚趾很张扬的拖鞋,提着喷水壶东浇浇西弄弄,与红尘世态相忘于江湖,与红花嫩叶相伴于月下,该是怎样的闲情怡趣和陶然若仙。朋友去了,红球就一定把大大的画案铺开,文房四宝齐整地摆好,于是朋友和他各立一侧,开始挥毫作画。挥洒着他清雅的竹。谈笑风生、切磋技艺、相互点评之间,常常不觉已是夜半。让朋友们觉得与廖红球在一起竟是这样的快乐与陶醉、忘我与真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11:05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