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Павлович,1779年5月8日—1831年6月14日),
沙皇保罗一世的次子。
波兰议会王国的实际统治者(1815—1830),是一名单纯勇敢的
军人。1825年兄长
亚历山大一世去世后主动让位给其弟尼古拉·巴甫洛维奇(即
尼古拉一世)。
幼年受教于瑞士家庭教师,曾参加过
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和对拿破仑的战争,后来,他娶了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玛丽亚·路易莎·奥古斯塔(就是英国
维多利亚女王的亲姨妈),但三年后双方就分居了。过了十几年,大公曾试图挽回,但没有成功。
1805年亲俄奥联军在
奥斯特里茨战役大败的时候,他率领的龙骑兵团还击败了旺达姆的步兵第2师,缴获了法军第4步兵团的鹰帜,这也是此战中联军仅有一面战利品;拿破仑本人对这面鹰帜的丢失也大发雷霆,因为第4团指挥官不是别人,而正好是他的哥哥
约瑟夫·波拿巴。1805年所部扩充为一个骑兵师,1806-1807年在海尔斯堡以及弗里德兰声称击败一个荷兰骑兵团。
《
提尔希特和约》签订以后他是法俄同盟的热心维护者,但在1812年战争中,却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以致陆军大臣巴克莱伯爵不得不两次以妨碍军务的罪名把他调离总司令部。在
博罗迪诺战役中,所部击败法军胸甲骑兵和火枪骑兵,萨克森近卫军和扎斯特洛夫的胸甲骑兵。11月17日,在克拉什尼击败法军第18步兵团(绰号勇敢者)并且缴获他们的鹰帜。在
莱比锡会战时,俄国近卫轻骑兵师对遏制
缪拉在古登戈萨的进一步挺进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1813年所属部队被授予圣乔治军旗,上写有“纪念在奥斯特利兹缴获敌人的军旗以及1812年将敌人赶出俄罗斯的英勇战斗。1814年3月28日在巴黎沦陷之前的最后一场战役中,面对法军有骑兵和6门炮支援的步兵方阵,康斯坦丁下令进攻,骑兵狂热地策马冲上前去杀散对方的骑兵,缴获6门火炮中的4门,然后击破其中一个步兵方阵,使法军步兵四处逃散,这一场景让大公看得非常过瘾。为了使他的部队的军服永远都是最鲜艳的,他甚至自己掏腰包购置军装,而让他哥哥兼任团长的近卫骑兵团相形见绌。
1815年
维也纳会议之后,
波兰王国成立,兼任国王
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任命他为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行驶总督的职权。他虽然组织波兰军队,但并未赢得军队的支持;因为波兰军队的主体是随拿破仑转战的波兰义勇军,其主要军官
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等都是铁杆的波兰独立派人士。议会和老百姓也因为他的严峻统治而疏远他。但因为波兰王国有自己的宪法,他在波兰的统治还是相对自由的。1823年他与分居20年的妻子
安娜·费奥多罗夫娜离婚,娶了波兰女伯爵乔安娜·格鲁德津斯卡,并自愿放弃俄国皇位的继承权,虽然从法理上讲,这个婚姻对他的继承权是不妨碍的。他之所以不愿继承皇位是因为哥哥参与了谋杀父亲保罗的阴谋,不愿再登上那滴血的宝座。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被宣布死亡后,他和弟弟尼古拉相互之间推辞皇位达16天之久,造成帝位虚悬,
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部队在参议员广场上高喊着“宪法万岁,康斯坦丁皇帝万岁”的口号遭到镇压。由于他的反对,波兰军队拒绝参加1828-1829年的
第八次俄土战争,1830年欧洲革命爆发,
法国波旁王朝被推翻,比利时独立;受此影响,不愿忍受半独立地位的波兰人夜间袭击了他的宫殿,随后爆发起义,他出走波兰边境,随即指挥俄国援军展开反攻,在烽火尚未平息之际患霍乱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