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电力电子与能量管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康勇,男,汉族,1965年生,湖北省黄冈市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中国电源学会会士,电力电子与能量管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5年,康勇出生。
1984年9月至1988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9月至1994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9月,留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任教。
2002年4月至2006年5月,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应电系主任。
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
2004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任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任武汉新能源研究院院长。
2022年11月,当选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2024年10月,当选为中国电源学会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康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封装集成、拓扑、控制及其应用;相关研究形成了特殊环境下电力电子装备的高可靠供电、宽稳定域高动态控制及电磁干扰综合抑制三大核心技术。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重要科研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863计划、十二五预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1项。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培养的博士生罗昉在中国国外知名高校任副教授;汪洪亮获国家研究计划资助,现为湖南大学教授;朱国荣在武汉理工大学任教,现为湖北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学生童力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任研发部部长,孔雪娟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网络部门研发总监,刘小园在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谢斌在北京天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任研发总监,孙朝晖、耿攀、丁干、鹿婷等人在国家骨干行业集团公司和研发机构担任重要技术职务。
2016年10月,康勇指导的本科生谢月所写论文“单相光伏逆变器的EMI研究”获华中科技大学2016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20年10月,康勇指导的本科生吕坚玮所写论文“低寄生参数的全碳化硅模块研究”获华中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主持申报并获批国家精品课程1门。
截至2022年11月,康勇出版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研究生教材1部。
2017年12月,康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8年9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康勇积极帮扶年轻教师和学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电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引进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可敬的长者和独具慧眼的“伯乐”。(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评)
康勇对逆变器和可再生能源转换系统的数字控制做出了贡献。(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评)
康勇在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与集成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电源学会评)
参考资料
甘为人梯,当一名独具慧眼的伯乐.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毛承雄教授、康勇教授入选2023年度IEE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5: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