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府,中国古代
行政区划
单位,相当于现在的
地级市
,从唐朝至清朝都有这一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唐朝,
唐太宗
新开“道”,
唐玄宗
新开“府”。最早设府在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升
雍州
为
京兆府
,升
洛州
为
河南府
。后来,府逐渐增多,成为唐朝行政区划中一个重要的单位。
宋朝,路下设府、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略高于州。
国都
,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巡游过的地方,地位重要的州,改置为府。
明清时期,省府县是地方区划,府与现在的地级市相似。受制于省、府驻扎的县(今主城区)被称为首县。
辛亥革命
后废除了府。民国时期,省直辖各县,大多数省会、重要县城设市。县的中心城区以外,保留县的名义,例如
南京市
与
江宁县
、
上海市
与
上海县
同时存在。
20世纪80年代,在先富带动后富的思维模式下,市管理县。地级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所属县的发展,实际权利超越了明清的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6 11:3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