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土断,是
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民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的办法,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
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沦陷的地区名设立郡县(即
侨置郡县),安置南渡的流民,以示不忘恢复故土。他们的户籍是与南方本地人不同的。南方本地人的户籍称为黄籍,侨置州郡的流民户籍称为白籍。当时侨置郡县并无实际辖区。不征租税徭役。那些南渡的士族在侨郡一带广造田园,大肆隐藏户口,十分影响朝廷财政收入。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
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把侨民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也予以惩处。
东晋大司马
桓温(312—373)执政时,为增加朝廷财力,缓和社会矛盾。又于
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
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他把侨州郡县流民编户入册,一起纳税。过去,侨民一直是受照顾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