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首镇,隶属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地处旌德县西部,东与孙村乡相邻,南邻白地镇,西与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接壤,北连兴隆乡。庙首镇距县城2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94.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庙首镇户籍人口为11816人。
历史沿革
1983年9月,庙首公社改为庙首乡。
1992年3月,庙首乡改庙首镇,祥云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庙首镇辖庙首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东山、练山、新水、里仁、祥云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个居民小组、8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庙首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庙首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庙首镇地处旌德县西部,东与孙村乡相邻,南邻白地镇,西与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接壤,北连兴隆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辖区总面积9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庙首镇地处皖南山区,属典型丘陵地形。地势呈南北高东西低东部主要是低山丘陵和山间平5区;西部群山环绕,南部海拔791米的骑马岗与北部海拔989米的双龙尖巍然对峙。最高点位于为双龙尖峰;最低点位于为东部山间平暇区,海拔230米。
气候
庙首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1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气温–15℃(1984年1月20日);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40℃(1959年7月16日)。年平均气温20.4℃,生长期年平均216天,无霜期年平均23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26小时,年总辐射107.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7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360毫米。
水文
庙首镇境内属青弋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丰溪河和玉水河。
自然灾害
庙首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最严重一次雪灾发生在2008年1月,连续降雪35天,降雪量达110毫米,同时伴着低温冰冻灾害,受灾面积达3600亩。
自然资源
庙首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瓷土、釉,储量丰富,品位较高。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800余种,云豹、獐、鹿、四不像、大睨等野生动物180余种。
人口
2011年末,庙首镇辖区总人口1205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8人,城镇化率6.1%。另有流动人口3300人。总人口中,男性6268人,占52%;女性5789人,占48%;14岁以下1388人,占11.5%;15~64岁9500人,占78.8%;65岁以上1169人,占9.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长率1.9‰。
2017年末,庙首镇常住人口为12009人。
截至2019年末,庙首镇户籍人口为1181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庙首镇财政总收入1115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7万元,比上年增长3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94万元,增值税702万元,企业所得税3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925元,比上年增长52%。
2011年,庙首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540元。
2019年,庙首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庙首镇耕地面积9390亩。庙首镇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庙首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庙首镇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西红柿、茴香等。2011年,庙首镇农业总产值53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16%。2011年,庙首镇生产粮食4693吨,其中水稻4165吨,玉米386吨。。2011年,庙首镇蔬菜种植面积3390亩,产量3145吨。
2011年,庙首镇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庙首镇生猪饲养量10680头,年末存栏4475头;羊饲养量125只,年末存栏44只;家禽饲养量15万羽。
2011年,庙首镇林业用地面积111952.5亩,其中有林山场面积98736亩,木材蓄积量59679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林木绿化率73.1%。
2011年,庙首镇农产品主要有“天山真香”名茶。
工业
庙首镇以麻纺、木材加工、竹器制品、家具为主。
2011年,庙首镇有工业企业18家,职工136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商业
2011年末,庙首镇有商业网点166个,职工193人。
2011年,庙首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52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庙首镇境内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
邮电业
2011年,庙首镇电信业务收入145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庙首镇境内有205国道,乡级公路板祥公路,全长11千米。年客运量达19万人次,年货运量达4.5万吨。
2011年末,庙首镇镇区日发客运汽车20班次,日均客量405人次,有候车室1处。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庙首镇有镇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图书室9个,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藏书18万多册。
1969年12月,庙首镇建成庙首公社广播站,1992年,改庙首镇广播电视站。2002年11月,因有线电视联网,成立庙首镇电视站。2011年末,庙首镇有有线电视用户2952户,入户率80%以上。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庙首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8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所,在校生460人,专任教师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2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庙首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6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6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3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01万人次。2011年,庙首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庙首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处。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6%。
社会保障
2011年,庙首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户,人数64人,支出19.2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长13%;城市医疗救助3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95人次,共支出29.7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7户,人数502人,支出55.4万元,比上年增长54%,月人均91元,比上年增长2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1万元,比上年增长66%。社会福利费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185:人,参保率达7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庙首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8个,征订报纸、期刊1369份(册)。
2011年末,庙首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000门,固定电话用户4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21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5%,宽带接入用户62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庙首镇镇区有供电所1座。
2011年末,庙首镇镇区有花坛15个,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历史文化
据说唐代为祭祀“安史之乱”中坚守唯阳而壮烈牺牲的忠义将领张巡,在此建一个忠烈庙,为当地第一个庙,所以被称为首庙,后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误将“首庙”叫成“庙首”,由此得名。
著名人物
吕从庆(824~921年)字世膺,号丰溪渔叟,唐末五代诗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随祖父旅宦至金陵(今江苏南京),约唐广明元年(880年)避乱举家迁徙至歙县(今安徽歙县),最终定居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丰溪,自号“丰溪渔叟”,常以陶渊明自比,诗风亦类渊明。吕从庆出身书香世家,置身于风雨飘摇的唐末乱世,常以“
安史之乱”中忠贞报国、不畏牺牲的张巡为楷模,希望能够挽社稷于水火。安史之乱时,张巡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唐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功绩昭示天下,吕从庆24岁,他正是满腔热水的年纪。怎奈唐王朝已经走到落日余晖的境地,战乱四起,报国无门的吕从庆为躲避战乱一次次搬家。当他来到四面环山的小盆地的时候,他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厌倦了中原的动荡不安,他在这里找到了能够让心灵宁静下来的乐土。当然,他也把他的偶像张巡带到了这里,吕氏家族在这里牵头建立了一座纪念张巡的忠烈庙,随着时间推移这里又建立起了很多其他寺庙,但因张巡气节最高,最受推崇,张巡庙乃“众庙之首”,所以庙首之名也就顺应而生了。
吕碧城(1883~1943年),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她是安徽旌德县庙首镇人。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女编辑,中国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