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合一
将祭祀与教育场所合二为一的方式
庙学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在学校期间进行祭祀孔子活动,也就是宋朝人记述的“即庙设学”,后人总结的“庙学合一”。
起始
孔庙未修之前,在学宫里就有祭祀先师先圣的礼仪,《周礼·春官》记载:“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者。”《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圣先师,秋冬亦如之。”孔子殁后的第二年(前478年),他当年的居室即被弟子们奉为“庙”,并将孔子生前的“衣、冠、琴、车、书”奉于其中,岁岁奉祀。孔子子孙“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在孔庙里学习礼乐文化。学在庙中,庙中有学,“庙学合一”初显端倪。
建立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把儒家学说奉为正统。在京都长安城南兴建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儒家经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的地位自此日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诏令地方政府开办的官学各立周公庙、孔子庙一所,四时致祭。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停祭周公,专立孔庙,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630年),又“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从此各州县多于学宫旁建立孔庙,“庙学合一”遂成定制,历代相袭。至明清时,全国孔庙多达1560多处。
制度化
“庙学合一”,以儒家学说安邦立国,为历代王朝所倡导,成为古代社会的一项重大教育制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6 09:45
目录
概述
起始
建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