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是指在生活中,需要作适应性改变的任何环境变故,如改变居住地点,入学或毕业,改换工作或失业,及家庭重要成员的离别、出生和亡故。这类事件可能是致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并可提示起病的时间。
简介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在个体生活中突然遭受到急剧的、形成心理上强烈反响的重大事件。孩子的一切负性情绪及出格行为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各种应激事件在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如:转学、父母离异、学习压力过大、被欺负等,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
心理异常,具有致病性。
效应影响
现代研究中,科研人员当前将人体在面对应激时的反应归为三个阶段,即警觉阶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
(1)在警觉阶段,人体内部会产生各种生理变化,诸如心跳加速、体温与血压则会降低、肌肉松弛等。为了这样的不适,大脑会向肝脏发出指令,令其提供大量的糖供应肌肉;也会提示肺部需要大量的氧气。于是人们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
(2)之后,人体会出现抗拒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体显然已发展出对压力来源的抗拒,即使压力的刺激继续出现,但第一阶段所出现的症状却消失了;另外,在警觉反应时期被搅乱的生理历程,这时也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受到威胁的人会开始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所谓的实际行动,并不完全是积极、正向的,它其实包括了“逃离”以及“反击”两种。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则与个体性格分不开。
(3)最后,人体的反应则会进入
衰竭阶段,即垂体前叶和
肾上腺皮质无法再继续加速分泌激素,这意味着有机体再也无法适应长期性压力。
理论研究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遭受到的急剧的、形成心理上强烈反响的重大事件,它极易形成负性的心理应激反应,一般通过改变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造成生理、心理障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除了内化问题,在情绪性进食领域内,有关于应激诱导进食,进而导致肥胖的研究。对这一结果,研究中存在两种解释模型:一般效应模型和个体差异模型。“一般效应”模型认为,所有生物体在应对压力(
应激)时都会增加对食物的摄入量。而“个人差异”模型则假设个体的某些因素会决定压力是否导致过度进食,具体表现为肥胖的个体比正常体重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更容易被诱导过度进食。
与抑郁关系
归因风格中的成就事件对抑郁情绪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大学生对成就事件做出消极归因,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有研究还发现,归因中内外维度与应激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相同应激水平下,外归因的被试抑郁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内归因的。
当应激性事件发生时,倾向于内归因的个体可能会将应激事件解释为可控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应激源是可以被人为消除或减弱的。此时处于应激状态中的个体必将努力地消除或缓解这些应激源,一旦尝试失败,个体就可能会产生对自我能力的否定,这种否定必将导致其处于更高的应激之中,从而易于引发抑郁。面对带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来访者时,可以配合归因训练。归因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其在内外归因方面加以锻炼,从而降低抑郁情绪的复发率。
应对方式
研究发现青少年对应激事件常见的应对方式为向好的方面想、化消极因素为动力、一人独处、情绪沉闷、悄悄痛哭,尽快忘掉和情绪压抑,而抽闷烟/喝闷酒,迁怒于别人发脾气、陷入回忆不能摆脱和苦苦思索矛盾重重者较少见。
青少年和成年人应对方式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在知识、经验和社会角色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不同有关。生活事件对心理感受的影响或应激程度除取决于生活事件的特征外,还受制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外控性(认为事件的发生是由外部环境因素所决定)强的人易于发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和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