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六句两平韵,後段五句两平韵
晏几道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鸾丝凤竹。长生调裏。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晏词二首,平仄略同,惟别首起句[梅梢已有],梅字平声,已字仄声;第三句[风意犹寒],风字平声。《词律》谓前段第五句[调]字可平、後段第四句[画]字可平,无据,不必从。
一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薰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这首词的调名与词题相吻合,是小晏为庆贺赏春之宴而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白天庆贺赏春的盛况。“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开头三句是说:在
那高高的楼殿前,在这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色里,庆贺赏春的彩色仪仗队,象明媚的春光那样变化多端。
歇拍三句:“
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中的“鸾丝凤竹”,指饰有鸾、凤装饰的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长生调”:一种庆贺青春永驻、生命不衰的曲调。
过片开头二句“雕鞍游罢,何处还有
心期”是说:人们骑着雕鞍
宝马赏春游览结束了,各自回到家里,而我心爱的人回到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