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功庆善宫,后为慈德寺,位于
武功县南十八里,神尧(李渊)之旧第也,太宗降临之所,南临
渭水。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宫,六年(623)改庆善宫。贞观六年(632)太宗临幸宴群臣,后废为慈德寺。庆善宫既是
李渊在武功三处宅第之一,又是
李世民诞生之所,曾经多次毁废,又多次重修。而其名称也经历过庆善宫——慈德寺——崇教禅院——恩义寺等多次变换,而以庆善宫为基本的称谓。
地理位置
概况简介
据康对山《武功县志》“庆善宫”条:“在川口东南,今没于渭(水)”。孙景烈注:慈德寺“在今城南立节村”。俗称恩义寺,实际是一室两名。今大庄乡北立节村旧遗一方石,在一村民房阶下,习称“卧龙石”,传云窦后曾置太宗于此石上,故名。立节村原称古窦村,是李世民母亲窦太后的居住地。
历史传承
物以人贵。荒凉的院落,破旧的茅草房,阴暗的地下窑洞,随着李渊李世民的发迹,故居圣神了起来。唐有天下时,
李渊即位当年将渭滨此座武功旧宅翻修,取名“武功宫”。《册府元龟》说:“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十月,以武功旧宅为武功宫。”熙宁《长安志》则说:“武德元年(618),建武功宫。”————不仅尊贵其名为“宫”,而且进行了改建。其中,新建的披香殿极尽豪华。
武德六年(623),李渊改“武功宫”为“庆善宫”。贞观六年(632),李世民为报答母亲养育的劬劳,紧邻其南,修建了一座寺庙——慈德寺,宫、寺一体,相宜得彰。
在故居升格为“宫”后,即依宫规进行管理。
据《新唐书·百官三》:“京都诸宫苑设总监,各一人,从五品下,掌苑内宫馆、园地、禽鱼、果木。”2002年3月27日杨陵出土《大唐庆善宫大监樊方墓碑》一块。墓主樊方殁于武德四年正月,贞观廿三年(649)立碑。从墓志铭并序看,墓主樊方在隋末为李氏打江山的战争中,军功卓著,武德元年,授
开府仪同三司。后又授金紫光禄大夫。武德二年(619),授庆善宫大监。唐代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京畿县令为正六品上。宫苑总监的品级从五品下,高于县令,低于州刺史。
樊方任庆善宫大监在武德二至四年(619-621)间。他任总监时,此处尚称“武功宫”,不称“庆善宫”;碑为二十多年后所建,所称“庆善宫”者,应系循时而称者,他是庆善宫的首任总监。
据《旧唐书·职官一》:“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所谓“
金紫光禄大夫”,指光禄大夫加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本来,贵人、夫人、贵嫔,称三夫人,皆金章紫绶。光禄大夫得金章紫绶的代用品者,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樊方从因军功昭著、“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高官而就任“从五品下”的庆善宫总监,应是朝廷对高龄体弱官员的照顾性安置;他在这里,也确实享了两年清福,以66岁在岗而殁,时为武德四年(621)正月。他是现在唯一知道的庆善宫的主管官员。
岁月沧桑。李世民在其中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代的庆善宫,在其后一千四百多年来的历史中,由于天灾人祸,曾经多次毁废,又多次重修。有史料可考的新建与重建,共有八次。而其名称,也经历过庆善宫——慈德寺——崇教禅院——恩义寺等多次变换,而以庆善宫为基本的称谓。
屡次迁址
兴元元年(784),唐政府军与朱泚叛军在庆善宫所在的漆、渭交汇处交战。战争规模甚大:叛军万人全军覆灭,叛将韩雯仅以身免。
元和八年(813)、十一年(816),渭河两次泛滥,水势汹涌。长安渭水河桥两次被冲垮。慈德寺一遭战乱、两遭水灾终毁。
宣宗大中时期(847-859),慈德寺原地重修。这是继前述贞观年间两次扩建之后世民故居的第三次建设。重建后之慈德寺,设有继明佛堂,堂院立有石碑。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渭水又一次暴涨,建于河畔的慈德寺再次被淹,迁建于其东不远处、世民母亲的娘家——窦村(后改名立节村)。
其后,渭水消退,慈德寺在原地再次重建。这是世民故居的第四次建设。此次重建,修有一座“(高)耸白云外”之佛塔。
天圣年间(1023-1032),西北边防名将种世衡在寺内立碑,上刻世民《幸庆善宫》诗二首。
嘉佑六年至治平元年(1061-1064),宋代大家
苏轼(号东坡居士)在陕西凤翔府任签判,其间,曾游慈德寺,为留墨迹。元人有诗纪其事:
昔时高祖宅,今日梵王宫。塔耸白云外,僧行绿树中。
真容唐列圣,墨迹宋坡公。半日休心处,烹茶话祖风。
(这里,过去曾是唐高祖李渊的住宅,如今成了供奉佛祖的慈德寺。高高的佛塔耸立于白云之上;绿树丛中,僧人来来往往。大堂里供奉着大唐列祖的画像,保存有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墨宝。我心态宁静地在此休息了大半天,品着茶,同人们叙说着祖先的种种往事。)
北宋熙宁五年(1072),慈德寺重修立碑。长安知县朱光旦书写碑文。
元佑三年(1088),直龙图阁
游师雄在世民生地之北十七里、人烟相对繁华的县治所在地,建唐太宗祠。
崇宁元年(1102),赵茂曾为此祠之建设作《记》,其碑亦由朱光旦书写并题额。
金正大三年(1226),慈德寺主持子宁获世民《幸庆善宫》诗二首于武功县令卢振处。第二年,重立世民诗碑于庆善宫。中顺大夫李文本撰《跋》,首阳山老僧惠鉴书写。同年,骠骑卫上将军、武亭县丞夹谷胡士、典史马吉在寺西南隅、当初安葬世民母亲的安寿陵地,为她立碑。碑文由子宁撰写。文末,表彰世民“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元末战乱,关中平原一片萧索。
明洪武九年(1376)春,都督耿忠遵照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领兵万余,从安徽凤阳来关中,东至临潼、栎阳、高陵、泾县、三原、礼泉、乾州、兴平,西抵扶风、岐山、眉县、凤翔,悉建屯戍,而设司令部于武功。
兵事之余,耿忠访求旧迹,得古碑于城南榛莽中,上刻太宗御制诗二首,乃旧立于慈德寺而更树于安养堂者;碑阴刻其母太穆顺圣皇后传。岁代緜邈,字画磨灭,迨不可辨。遂于第二年初,命工重为摹勒,移植县城北(武功镇北关)太宗遗像所在之
鸿禧观,“庶己后人益知所敬,而传之永久”。
雁塔晨钟
崇教禅院,即原慈德寺。金世宗在定十六年(1176),“敕赐”所更此名,钟高2.94米,直径2.05米,厚0.05米,伏离钮,口沿周长7.6米,重约1.5万公斤。款铭六方,各横广二尺七坟,高二尺二寸,或四行、或六行、八行至十行,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钟肩铭“。六款密布布施人姓名而外,又刻钟之旧属:“陕西京兆府路
乾州武功县界崇教禅院”,铸者:“鹿州鹿城县(今
富县)阳务村铸钟”,铸钟时间:“大金国岁次明昌三年(1192)壬子二有癸卯初一日甲戊记”。此钟于明代宗景泰(1450-1456)年间,移置于长安荐福寺(即小雁塔)。
“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与武功县有一段不解之缘。
公元1164年,宋、金议和,称叔侄之国,武功县划给金国统治。有一天,金世宗
完颜雍欣喜阅读大唐天子李世民的书籍后,对一代唐王李世民敬仰母亲的情怀深为感动,一心一意要以李世民为楷模,崇敬他,效仿他。20多年过去了,矢志不渝对李世民的敬重。于金大定十六年(1176),决定为崇教禅院铸造一口巨钟,要求所铸铁钟的音律结构要突出武功人唤母时“妈……妈唔……”情有独钟的声韵,以此来表达对李世民嘉言懿行的怀念。这可难倒了当地的作坊铸匠。于是不惜重金,四处张榜招贤。
鄜州鄜城县(今富县)阳务村六名手艺高超的铸工,闻讯后,揭下皇榜,开始铸造巨钟。铸工们通过无数次选料,在配方不断更新,在制作工艺上反复调试,终于在金明昌三年(1192)二月初一,如规按时铸造了一口高4.5米、重10吨的巨钟。钟声清脆悦耳,10公里之外都听得清楚。据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所以人称“神钟”。上面刻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等吉祥语。从此,崇教禅院的铁钟便以新颖奇特、震撼人心的“妈唔”之声而音闻天下。
元统三年(1335)夏季傍晚时分,黑云压城,电闪雷鸣。武功县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雷雨,碗口粗的大树连根拔起,田园毁于一旦,民房倒塌无计其数,漆水、渭河泛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一场洪灾把整个崇教禅院所有家当冲得无影无踪,那巨钟从此销声匿迹。
一百余年以后,即明景泰四年(1453),武功县渭河岸边有个窦村,地处渭河与漆水河的交汇处,即漆水河水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地直奔渭河。相传邻村有一女子,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与窦村一穷苦男子。二人相濡以沫,形影不离,感情甚笃。可婚后不久,男子暴病身亡,这名少妇哭得死去活来。她的娘家人劝其改嫁再婚,但她说什么也不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心恪守妇道,誓不改嫁,从一而终,立志为丈夫守节。她的贞节为人感叹,县衙里的官员知道后,大加赞誉她的贞洁。从此,窦村改名为节妇村,后来,该村改名立节村。
有一天,这名女寡妇在渭河边洗衣、捣衣时,听到水中传出嗡嗡之声,便觉得奇怪,回家给村里人一说,大家都来试听,认为真实无误。为了弄个明白,全村人自觉拿来农具进行挖掘,结果挖出了一口巨钟。
武功巨钟挖出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被西安府重修
荐福寺(小雁塔)的官员得知,那里正有“无钟不成寺”的难处,于是下令,以300枚麻钱收购,将巨钟于景泰四年(1456)运到了长安。从此,崇教禅院的巨钟便在小雁塔安下了家。
今天,巨钟虽移至西安,但钟身下方“陕西京兆府乾州武功县界崇教禅院”等字样,依然历历在目。距离西安70公里的武功人,也以此为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