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绝(拼音:guǎng líng sǎn ju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广陵散绝”。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有个文学小集团,叫“
竹林七贤”。他们是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及
阮咸。这些人都是当时的风流名士,因为不满当时的暴政,逍遥山野,经常在竹林里饮酒作乐,因此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姻亲,妻子是长乐亭主,但他与统治者格格不人,于是放纵于山林。那时候,他的生活很艰难,常常以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天,他在树荫下打铁,正好老朋友向秀来了,就帮着他拉风箱。
事也凑巧,那天钟会也带着随从来访。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想与嵇康结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他知道嵇康看不起自己,迟迟没有上前。
嵇康看见钟会来了,故意不理睬他。过了一会儿,钟会转身打算离开,嵇康忽然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扭头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便离开了。后来,嵇康又当面羞辱过钟会,钟会对他恨之人骨。
时隔不久,嵇康收到好友吕安的来信,请他当个证人。原来,吕安的妻子容貌艳丽,是个水性杨花的妇人,吕安的哥哥吕巽(xun)趁吕安不在家,与吕安的妻子勾搭成奸。吕安要到官府状告哥哥,哥哥吕巽却先下手为强,状告吕安诽谤朝廷。这个罪名不轻,吕安被收监,坐了牢。吕安托人捎信给嵇康,让嵇康证明自己的清白。
嵇康痛恨吕巽的禽兽之行,便到官府为吕安申冤,没料想这个案子落到钟会手中,钟会便以“负才惑群乱众”的罪名,判处嵇康死刑。
临刑那一天,刑场周围人山人海,人群中有与嵇康诀别的亲朋好友,更有为他申冤请命的几千名太学生。嵇康神色自若,让人把琴拿来,弹了一首《广陵散》,说:“袁孝尼曾经要跟我学习弹奏这首乐曲,当时我没有教他,从今以后,《广陵散》就要失传了。
成语寓意
根据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当社会生产力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时期,社会的结构就要相应地变化,它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学术、文化、艺术都在跟着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扬弃成为主旋律。任何一种事物形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着孕育、生长、成熟的过程,当然也和任何事物一样都要死亡,但是,对于人们有着非凡意义的文化或者事物,应该被记录下来,保留下来,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形式上的,即外在层面上的,应该做好保护和抢救性工作,对于内容上的,即内在的精神层面上的,则应该与时俱进,融合创新,避免使人类珍贵的文化出现“广陵散绝”的情况。
成语运用
“广陵散绝”指古琴曲《广陵散》失传,比喻学问或技艺失传,后继无人。也用来叹惋友人故去。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宋·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明·费元禄《祭吴孟坚文》:“兄每酒后耳热,辄放声大歌,声震天地。今广陵散绝矣!不可闻矣!”
清·傅占衡《简万茂先园居诗感事二首》:“病鹤扬州分手日,广陵散绝正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