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64年,广州市总工会与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广州市业余工业科技学院,开设6个专业,学制为单科一年和一年半,学员550人。
1966年后,学校停办。
1973年10月,由广州市科委复办,更名为广州市业余科技学院。
1979年9月,改由广州市总工会接办。
1980年,开始招收大专生,开设机械制造及工艺、电气自动化两个专业,学员80多人。
1981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取得成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办学资格。
1974年,广州市总工会在“工人理论辅导组”基础上创办广州市工人马列主义业余大学。
1985年4月,广州业余艺术大学创办,属广州市教育工会。
合并发展
1983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批准,广州市业余科技学院与广州市工人马列主义业余大学合并,组建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6年11月,广州市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入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设工会干部培训处。
1993年,广州业余艺术大学并入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名称为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市职工大学二级学院)。
1995年,广州市职工业余大学改名为广州市职工大学。
2004年,广州市职工大学改制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2012年11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5年12月,被评为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2017年8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同年12月,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2018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试点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0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31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09人、“双师型”教师326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名,省级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职业院校产业导师(团队)2个,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2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商务英语),省级品牌专业9个、重点专业3个,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品牌专业数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数均位居全省前列。获批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5个。参与国家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省级规划教材4部,获首届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优秀教材奖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个;与中国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省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市级产业学院、特色专业学院和产教融合示范学院8个。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0个、国家级应用人才培养中心1个、国家级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职业教育“十三五”产教融合优秀案例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4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50个、实训室164间。
2019至2021年,学校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奖项3项,获得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奖96项,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餐厅服务项目铜奖1项。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奖项48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6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4项)、省级奖项439项(一等奖121项、二等奖137项、三等奖181项);先后有7名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1人获“职业规划之星”总冠军,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分赛中获得3金1银2铜好成绩;“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17项,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19项,在2023年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截至2023年12月,教师先后获省级信息化教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赛55项,广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赛一等奖3个、金牌讲师奖2个。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高职教育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校级及以上科研平台8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市级科研协作基地1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各类省级项目60余项。学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66件,其中有效授权发明专利58件,2023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200强”并位列第75位。在第三方发布的“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211位,成功进入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名前30%。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等高层次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一批有影响的教科研论文。
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学校获教育部、省、市纵向科研项目54项。其中,2020年9月至12月,学校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专项)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8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2021年1月至8月,学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7项;2021年纵向科研经费到款169.6万元,专利申请84项,获授权5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项,授权6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文献总量约69万册、电子图书38万种、非书资料(光盘等)2万多张、现刊报纸1179种。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招生专业教学标准由校企合作开发,近三年,校企累计合作开发教材63本、课程127门;学校是广州市从化区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与从化区政府共建广州市从化区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与广州粤水创客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大智汇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牵头成立广州工程职业与职工教育集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与瑞典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开展联合培养中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商用汽车)专业合作项目,与瑞典STFG学校、斯堪尼亚学院互设海外研习基地,与瑞典斯堪尼亚公司及瑞典斯德哥尔摩交通运输学校(STFG)建成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斯堪尼亚学院”;与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SA)开展会计专业中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2+1模式进行培养;与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英联合办学项目;与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师生国际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斯堪尼亚产业学院,与南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SA)、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学分互认项目3个,先后派出26批师生出国(境)进行学习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院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海外学员近200人;开展学术交流、线上美食文化、海丝文化交流活动;参与巴基斯坦和冈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的校旗旗面为标准色绿色,印白色校徽和手写体校名组合(横排),形状为长方形。
精神文化
立品、为学、禀艺、砺身
释义:1、“立品” 古语云:士品首在立志,学品首在立读,做人首在立品。立品,对于一个人或是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2、“为学” 为学宜勤勉,宜思辩,是以学亦为学,教亦为学。教学道源互贯,并无二致。为学,成功之始也。3、“禀艺” 禀赋于艺,慎善用之。一技在手,终生受益。4、“砺身”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心语心理健康协会、国旗护卫队、学习服务协会、铭书堂读者协会、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大学生形象设计协会、工程之旅社、会计协会、物流协会、翰墨飘香书法协会、棋奕协会、公关礼仪协会、动漫社、茗韵茶艺社、新锐传媒社、演讲与口才协会、足球协会、羽毛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GIT轮滑协会、乒乓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文学社等学生社团24个,开展了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社区文化节、宿舍内务整理技能竞赛、宿舍成员趣味运动会、“超人杯”宿舍篮球赛等学生活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