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其前身为由广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与广州教育学院生物学系于2000年合并成的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学系和生物工程系。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生物制药3个本科专业;还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教育)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生物)教育硕士以及材料与化工(生物化学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点方向。有在校生(含研究生)800余人。
生命科学学院于2005年7月从原
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分离而组建的。学院现有2个学科门类(理学、工学),2个本科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共 3个专业方向(生物科学(教师教育)、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还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1个专业方向:生物教育方向。至2006年9月,学院有本科14个教学班,学生553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教师系列62人、实验系列14人、行政系列11人、博士后34人,其中,博士91人。在62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20人、副高2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9人,有国外留学经历者30人。在14名实验技术人员中,6人具高级职称。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人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广州大学教学名师2人,省市优秀教师8人。
学院设有
动物学、
植物学、
生物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个教研室;生物工程和华南生物多样性2个院级研究所,以及校院共管的基因功能与
生物芯片研究中心;设有生物学基础实验室和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现有校级重点学科1个(
植物学)、省级重点课程2个(动物学、遗传学)、市级重点课程1个(植物学)、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基因功能与芯片研究中心)、市级精品课程1个(动物学)、校级特色专业1个(生物科学)。
学院建立了动物学(带头人:
吴毅教授)、植物学(带头人:缪绅裕教授)、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带头人:王正询教授)、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带头人:田长恩教授)等四个学术团队。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的科研项目60多项,科研经费达400万元;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分别是:由吴毅教授主持的“中国菊头蝠属的分类研究”、王正询教授主持的“水杨酸在冷胁迫
香蕉叶片内诱导高表达基因的功能研究”、
谢国文教授主持的“国家珍稀特有保护植物
永瓣藤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吴毅教授主持的“《中国动物志兽纲 (第二卷) 翼手目》的编研”以及田长恩教授主持的“一个与ARF8协同作用调控
雄蕊发育基因的功能分析”;省部级项目15项;市级项目6项,校级项目32项,
横向课题12项;发表论文145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核心期刊发表71篇,教研论文22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教材22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 个,教学方面获奖27个。
学院的田长恩教授和王正询教授还获
国家发明专利1项:乳酸
果脯或乳酸蜜饯的制作工艺,技术已成功转让并投产,且市场前景广阔,效益良好,年创产值500万,利税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