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广中医(GZUCM),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是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由广东省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该校是中国首批新建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卫生部的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和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时期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未将中医列入“医药学教育规程”,该事件激起了包括广东中医药界在内的全国中医药界的抗议。1913年3月,广州和香港药行随即行动,在广州寿世会馆集议,决定创办中医学校,并正式发出《筹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宣言书》,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
从1913年开始,穗港药业捐资购买了广州市麻行街四间房屋以及南濠街一段地皮作为校址。1917年12月,卢乃潼等向广东省长公署提交立案申请,并附学校简章。1918年1月15日,办学申请获广东省长公署批复。1月27日,又获北洋政府内务部批文,同意备案。1924年,卢乃潼等向南方政府申请备案,获批文立案。
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成立,并于7月开始招生,首批共录取了60名学生。9月15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举行正式开学典礼,当时学校占地有十亩,主体有三座建筑。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要求中医学校不得使用“学校”名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不得不暂时改名为“广东中医药学社”。1936年,学校在广东军阀陈济棠的支持下正式恢复使用“学校”名称,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迁至香港授课,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攻陷。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恢复招生。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1917年已规划有附属医院,1926年在校内开办了赠医处,1928年学校先后获广东省民政厅批文、省教育厅批文,准予医院立案,1933年8月14日,附属广东中医院正式开业。
1953年2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董事会一致决定将全部校产和院产献给国家,8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正式合并改制为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3年停止招生,但是没有停止办学,高年级继续完成学习直至1955年7月。
以上图片来源:
广州中医学院时期
1956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卫生部,同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分别成立四所中医学院。同年6月18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名单。7月24日,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确定办学地址暂设在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内。
1956~1958年,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全面参与广州中医学院的筹建。1958年4月,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正式并入广州中医学院,至此,从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到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完全融入广州中医学院之中。1959年,广州中医学院在三元里校区补办成立仪式。1962年,广州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成立。1968年广州中医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8年,广州中医学院招生范围扩大到13个省区,开始接受攻读硕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开始接收台湾学生中医五官科学专业首批新生入。1989年,首届台湾大专函授班举办,穗港澳中医中药界联谊会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校友会成立。1990年,该校建立中国广州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三亚热带医学研究所和附属三亚医院成立。该校先后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时期
199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国内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试点单位。2000年后,学校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
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工作的试点高校。2003年大学城新校区开工建设,同年6月该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政府组织的“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整体验收。2004年首批学生进驻大学城。2006年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同年,该校联合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7所高校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93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
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新增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领域的学位授予单位,同年,该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2011年,成为广州首批“菁英计划”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高校。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新增全科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领域的招生单位。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设置中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高校,全国首批开展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以及“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
201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2020年10月29日,成为
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1月1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正式在佛山市中医院签约挂牌;3月20日,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22年,学校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12月,全国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联盟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被推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9月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健康联合实验室揭牌;10月10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揭牌。12月24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有在校学生专业29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拥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学科7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的学科1个。该校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有教职工13599人,其中校本部1339人,附属医院12260人,其中高级职称234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7人、省级人才291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3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重大人才工程11人、省特支计划15人、省名中医107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3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广州中医大学拥有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大学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个,省级高水平中医药学院重点建设学院2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8个,省级一流课程5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
在教学成果方面,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有1个项目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有2个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20年,有5个项目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获奖;2023年,有1个项目获首届中药炮制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坚持产学研协同,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该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指导建设了“广东省南药种业创新园”,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药产业,开展50种道地与大宗南药的GAP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应用,指导中药企业建设南药规范化种植基地200多万亩。
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3名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以攻读博士学位形式,分赴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留学。截至2023年9月,该校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资助47项。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创造了人类抗疟奇迹。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5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6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传承工作站。此外,该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与政府共建医院8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0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共有国外专利1项、国内专利4项,并先后在中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共90篇。2019-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602项,获得纵向经费11.94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82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由大学城分馆和三元里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34880平方米,拥有阅览坐席3368个,设有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古籍书库、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艺海堂、藏珠阁、桃李园、一元轩、黄耀燊赠书室、梁乃津赠书区等特色展室。
截至2023年9月,该校共有纸质图书212.5883万册,电子图书214.5452万册,电子学位论文603万册,馆藏古籍24835册。2022年全年新增纸质图书45926册,订购中文期刊833种833份,续订数据库46个,新增新订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库、申报、考克兰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等数据库6种,当年电子资源访问量累计22181094次,数字资源下载量7736037篇次。
以上图片来源:
博物馆
截至2024年5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依靠高校优越的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开设讲座、养生健身气功互动教学、中草药腊叶标本制作互动教学、针灸多媒体互动探秘等;开发了中医科普系列之八段锦视频教学片、感受中医望诊宣传小册子等;积极参与省市科技部门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编撰了《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得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药苑荟萃》《岭南名医风范》多本科普书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类刊物,1984年创刊,为月刊,1987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同时被纳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该刊主要突出中医药特色,切合临床实际,集中报道中医药学最新研究进展。曾获得中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首届及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重要奖项,并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杂志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1990年6月创刊,月刊,每月25日出版。该刊是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专业刊物,设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等主要栏目。该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还是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曾荣获2000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奖及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奖,2007年“以岭杯”第三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期刊奖等重要奖项。
《新中医》
《新中医》杂志创刊于1969年12月,1981年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半月刊。该刊主要报道全国中医药临床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新进展,并于1992~2008年连续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期刊最佳实践奖”“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六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等重要奖项。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取自著名书法家麦华三手书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英文标准字选用黑体的“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徽由“G”和“中”为基本元素组成,“G”代表“广州”,草书“中”代表中国、中医、中药,体现中医药文化底蕴;“中”又像灯笼,象征平安祥和。整体符号“@”表达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的现代化理念。红色代表热情和友善,蓝色代表智慧和科技,英文校名选用黑体,整体设计充分彰显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校徽标准色标志颜色如下图所示,其他颜色标志可根据使用场合,按照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色彩规范进行使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章是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师校章为红底黄字,学生校章为白底红字。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旗由旗面、校徽和学校中英文名称组成。左上角为彩色标准校徽,正中为正红色的学校中英文名称。校旗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例为3:2,校内使用时旗面标准尺寸为240厘米×160厘米,校外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缩放。
精神文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为“厚德博学、精诚济世”。
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精诚,源于孙思邈《千金要方》之名篇“大医精诚”;济世,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的典故“悬壶济世”而来,取医济百姓,关爱苍生之意。该校的校训显示了该校以培养才高德厚的专才为宗旨,勉励广大师生注重自身素养,恪守道德情操,刻苦钻研,执着追求,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歌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歌》,为该校集体作词,魏扬、贾淑珍作曲。校歌歌词寓意深广,曲调雄浑典雅,充分表现了“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校训的丰富内涵。
社团文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社团分为文体类、学术类、医学类等类型,有针灸医学研究协会、康复治疗研究协会、轮滑协会、轮滑协会、邓铁涛学术思想研究学习协会等多个社团。其中,针灸医学研究协会成立于1986年11月27日,是主要以针灸、靳三针为培训交流重点的学生协会组织,由著名针灸学专家、岭南学派“靳三针”创始人、该校首席教授靳瑞教授所创立,是该校的首个学术性社团。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
大学城校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为该校主校区,也是该校的校本部,位于广州市
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该校区设有学生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该校区内。
三元里校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位于广州市
白云区机场路12号,该地址也是该校的法定住所。该校区始建于1956年,截至2020年该校区的总建筑量约为25万平方米。该校区设有图书馆、食堂、操场、游泳馆等基础设施;设有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位于该校区内。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中国首座中医药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截至2024年5月,该馆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中医药文化广场、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校园风景
广州中医药大学还建有思政广场、水塔、复星园等校园景观。
以上图片来源:
校友情况
医学界、商界、教育界等领域都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知名校友,如程学仁、薛长利、邱健行等多人。
所获荣誉
学校排名
截至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394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801-900名。
截至2024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名。
学校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