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
广佛肇三市的经济合作区
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是位于广佛肇三市的经济合作区。
简介
省发改委有关通知指出,规划建设广佛肇(怀集冷坑镇)经济合作区,是我省深入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探索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和经验,加快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广佛肇三市立足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广佛肇经济圈产业深度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怀集县加快城镇化建设,以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实现扩容提质,助推怀集打造成为肇庆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引擎,对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告要求广州、佛山、肇庆三市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
按照规划,合作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首期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约52.6平方公里,三期规划面积约94.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合作区根据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推进规划建设,以起步区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五年打基础、八年初建成、十八年大发展”的目标。其中,到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起步区建设成效明显。合作区人口规模达到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
经济
按照规划,合作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首期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约52.6平方公里,三期规划面积约94.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合作区根据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推进规划建设,以起步区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五年打基础、八年初建成、十八年大发展”的目标。其中,到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起步区建设成效明显。合作区人口规模达到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
未来
建设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契合了广佛肇三市的发展需求,广佛可获得转型升级的巨大空间,肇庆获得加快发展的新平台,三市合作共赢,被寄予广佛肇一体化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期望,并在2012年3月20日举行的广佛肇经济圈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正式确定选址怀集。
《广佛肇(怀集冷坑镇)经济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根据通知要求,肇庆市是合作区开发建设的主体,要切实加强对合作区总体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探索合作共建模式,创新合作机制。广州、佛山两市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框架下,明确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合作区开发建设。省直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合作区开发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在政策实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佛肇(怀集冷坑镇)经济合作区开发建设,成立了合作区领导协调小组,由市长郭锋担任组长,由副市长郑剑戈任副组长并负责领导协调小组日常工作,并商请广州、佛山两市政府各指派一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肇庆市将合作区列入“一主两翼”三大发展新平台中的重要“一翼”,实施先行先试政策,以创新区域产业合作发展为重点,探索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打造成为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全省产业有序转移集聚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重要节点和肇庆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合作区正加速起步区1万亩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项目35个,总投资39.72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15个;积极探索产业合作和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新模式,加快推动投资80亿元的闽商高新科技产业园和计划投资100亿元的政协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年内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家。
荣誉
2021年11月12日,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9:57
目录
概述
简介
规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