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速公路,简称“粤高速”,是指
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和省级高速公路共同形成的省域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网络系统。至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054.3千米,居全国第一,全省67个县(市)实现“
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以“九纵五横两环”为主骨架、以加密线和联络线为补充,形成以
珠江三角洲为核心、以沿海为扇面、以沿海港口(城市)为龙头向山区和内陆省区辐射的快速路网。
建设历程
1986年,广东首条高速公路
广州—佛山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动工建造。
1989年,广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该线路属于中国最早一批开建完工的高速公路。
1990年代,广东先行在广州、东莞和深圳三市重点推进高速公路的建设。
广州—深圳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
惠州—深圳高速公路(惠深高速公路,又称作“惠盐高速公路”)、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虎门高速公路等成批主干高速的相继贯通。
2005年,广东通往广西、江西的渝湛线、粤赣线两条出省大动脉建成通车,该省省内的
梅州—河源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广州—云浮高速公路(广云高速公路)、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等众多欠发达地区的高速线路完工。至此,广东完成了地级市全通高速的建设任务,实现到相邻省(除海南外)至少有一至两条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基本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连接港澳、以沿海为扇形面向山区和内陆省份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8年,广东一二线大城市开始进入快速路时代,广园快速路、华南快速路、南沙港快速路、东部快速路、南坪快速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建成通车,并被纳入广东高速公路网中,高标准一级公路陆续加入了广东省高速路网的行列。
2009年广东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100千米。
2010年广东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千米。
2012年开始,广东省将逐渐撤销除高速公路起终点及省界上之外的主线收费站,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同年,广东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500千米。
2013年至2015年,广东省新建成高速公路1316千米(扣除改扩建项目,下同)。
2014年,广东省建成8个高速公路项目共581千米,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6280千米。6月29日,广东高速公路正式实施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一张网”,撤销高速公路非省界及两端出入口主线收费站(16个)和标识站(17个),并同步全面施行货运汽车计重收费。
2015年6月底,广东高速公路ETC将接入全国联网,全省新建ETC车道800条。已安装ETC电子标签的粤通卡使用车辆除了可以在广东高速公路不停车通行ETC车道外,还可在全国其他联网省份的高速公路ETC车道不停车缴费快速通行,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全国通行。广东全省的ETC车道在年底前将新建800条。同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018千米,实现县县通高速,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017年初,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了7600千米。
2017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100千米,与陆路相邻省份各开通4条以上高速公路省际通道。
2019年广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0项493千米,通车里程达9495千米。
2020年1月1日,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花都—东莞高速太成至金盆立交段同日通车;6月18日,兴宁—汕尾高速公路海丰至红海湾开发区段一期工程通车;10月18日,汕头—湛江高速公路惠州至清远段通车;11月18日,梅州东线高速公路、五华—陆河高速公路通车;12月28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含潮汕联络线,呈Y型)、怀集—阳江高速公路怀集至郁南段、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紫金至惠州段、大埔—潮州高速公路、广州—中山—江门高速公路三期工程、
海陵岛大桥同日通车。
2021年6月11日12时,云浮—茂名高速公路通车。6月28日12时,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一期(丰顺至五华段)通车。
2021年12月31日,广连高速、东雷高速、番莞高速等通车后,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再次创下高速公路建设“广东速度”。
2022年12月31日,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随着广连高速花都至从化段、宁莞高速潮州东连接线等9个高速公路项目陆续通车,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211公里。
截至2024年9月,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1.16万公里(2014年至2023年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总数达33条,与相邻省份均通达5条以上。
2025年3月,据新快报消息,“十四五”末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2万公里。
通行记录
2023年4月29日,广东省高速公路车流迎来高峰达912万车次,创历史新高(原单日车流历史记录为2022年9月30日创下的849万车次),同比增长7.42%。
命名和编号规则
命名规则:2.1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各路线的名称一般用路线起讫点的地名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路线简称一般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组合表示。如“汕头-湛江高速公路”,简称“汕湛高速”。
2.2 路线起讫点按照“路线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原则确定(出省通道和省会放射线除外),起讫点地名一般用县(或区)名称。
2.3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各路线的全称和简称不得重复。为避免重复,可选择起讫点地名中的其它汉字组成路线的全称和简称,也可采用 3 位及以上汉字组成路线简称。如“广州-佛山-肇庆高速公路”,简称“广佛肇高速”。
2.4 城市(或地区)高速公路环线,其名称一般以城市(或地区)命名,全称为“××环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环城高速”。
2.5 高速公路联络线或支线的简称,一般以其连接的目的地命名。如“梅龙高速梅州东联络线”简称“梅州东线”。
编号规则: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路线的编号规则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编号规则总体上保持一致。
3.1 编号结构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路线编号结构,由字母“S”+阿拉伯数字组成。
3.2 编号类型
按路线在省高速公路网中的走向和功能,路线编号分为省会放射线、横线、纵线、环线、联络线与支线等。
3.3 编号规则
3.3.1 省会放射线:编号为一位数,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依序编排,编号区间 S1-S9。
3.3.2 纵线:编号为两位奇数,总体上由东向西依序编排,编号区间 S11-S79。
3.3.3 横线:编号为两位偶数,总体上由北向南依序编排,编号区间 S10-S80。
3.3.4 环线:编号为两位数,编号区间 S81-S89。根据我省高速公路网结构特点,环线编号仅用于广州、深圳、韶关、潮汕等城市(或地区)。
3.3.5 联络线与支线:编号为四位数,编号前两位数字一般取其连接的主线编号数字,后两位数字从“11”起编排;对于连接两条国家高速公路或主线为省会放射线的路线,编号前两位数字用“99”,后两位数字从“11”起编排。
3.3.6 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终点对接的路线,其数字编号一般沿用国家高速公路路线编号数字。如广三高速与二广高速(G55)对接,编号为 S55。
路网设计
属性
广东高速公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指在广东省境内由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同规划建设并统一管理的
高等级公路线路所组成的交通运输路网系统;该体系由国家高速路线广东段和广东省级高速路线两大部分构成,包括全部对外省际高速公路、部分对内城际高快速路和部分地方城市高快速路。
国家高速
省级高速
2017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重新制定了该省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和编号规则。编号整改的主要目的有分离国家高速和粤省高速、合并部分城市快速路、区分高速和非高速路和明示高速路大致走向。广东省级高速公路新命名、编号为:
布局方案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总体布局以“十二纵八横两环十六射”为主骨架,七十条加密线和联络线为补充,形成以珠三角为核心,沿海城市、港口、机场和铁路枢纽为重点,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发展、引领东西两翼及沿海经济带发展、快捷通达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到规划期末(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约15000千米 。广东高速公路主骨架组成如下:
弃用编号
价值意义
广东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之后,将会有效破解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的交通瓶颈。打通高速公路通道,正是打通社会经济发展大动脉的关键所在。高速公路将成为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向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重要“桥梁纽带”,对于广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有望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