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群报,中国共产党广州早期组织的机关报,原为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等人1920年10月创办的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刊物。
办刊历史
1920年秋,北京大学毕业生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回到广州,开始筹办《广东群报》。该报于10月20日创刊,编辑部设在广州木排头九母湾,陈公博担任总编辑,谭平山编辑新闻,谭植棠编辑副刊。1921年3月,重建广东共产党支部以后,该报正式改为党的机关报。
《广东群报》创刊号发表的《筹办群报缘起》,阐明了办报的宗旨:不谈现在无聊政治,专为宣传新文化的机关;不受任何政党援助,保持自动出版物的精神,办报的目的,“就是主张改造社会”,并“认定新文化运动,是今日改造社会一种很重大很切要的事情”。“我们群报对于社会,就是担负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机关,去催促新社会早日实现那个责任。”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广州青年》一文,希望青年不尚空谈,切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群报》设有评论、研究、杂著、马克思研究、特别记载、工人消息、留法通讯等专栏。其内容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宣传新文化运动、社会改造,报道劳工运动状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介绍世界新闻和苏俄的消息,还刊载过马克思列宁的传记、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共产国际的文件等。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广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广东各界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在广东全省乃至南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广东群报》曾在《新青年》上公开宣称:“本报是中国南部文化运动的总枢纽,是介绍世界劳动消息的总机关,是在广州资本制度底下奋斗的一个孤独子,是广东十年来恶浊沉霾空气里面的一线曙光。诸君有关心文化消息,世界趋势,和社会问题吗?请看文化运动的中心,世界信息的总汇,改造社会的前驱——《广东群报》。”
1922年6月,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反对孙中山的武装叛变后,《广东群报》出至同年秋被迫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