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下属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是广州大学城内唯一的一家工程训练中心。200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称号。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简介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以大工程、大制造为背景,立足广东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心主要承担各专业学生机械制造工程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训练等的教学任务,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技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
基础条件
中心拥有一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工程训练中心场地面积约10000 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近5000万元,配有30多台数控加工设备、100多台传统机械加工设备,拥有三座标测量仪、快速原型机、激光加工机、超声波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设备。数控编程室拥有60台微机,建成了局域网,可与数控机床直接进行通讯。
教学体系
中心面向广东省的支柱产业,精选训练内容,凝练训练项目,建立了先进的“6大平台-3个层次-模块化”工程训练教学体系。通过设计多种训练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各类学生在三个层次上展开训练。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程训练项目。
结构与装配综合训练(摩托车拆装训练)
该项目一直受到学生欢迎,是一个较为综合的训练项目,从整车拆装到发动机的拆装,拆装过程中包括对典型零件的测绘。该项目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托车为对象,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实验既有“热闹”,又有“门道”。在教学的安排上,对于非机类学生,发动机的拆装只作为演示部分。
产品反求设计与快速原型制造
该项目是一个代表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项目,它依托中心精良的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面向机类高年级学生开设。该项目给学生一个领略近代先进技术的机会,打开学生的眼界,是充分体现中心实力的训练项目。
训练项目
中心主要承担各专业学生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工程训练、计算机组装和组网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训练的教学任务,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技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工程训练采取分模块、分层次方式进行,有基础工程训练、提高型工程训练、创新型训练以及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等层次。
基础工程训练主要以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电火花、数控编程、汽车示教等为主,同时辅之以传统的训练项目。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成型机床操作方法及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并开设了一批综合提高型、设计创新型训练项目。提高型工程训练包括激光加工、快速原型、三座标测量、超声波加工、数控等离子切割、加工中心、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等。
创新型训练主要有机械设计及制作创新训练、课外科技制作创新训练、机器人创新训练、综合创新训练等。
本中心除面向本校15000多人的工程训练外,还对广州大学城10余所学校及周边地区的高校进行全天候开放,做到资源共享。
基地建设
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粤港联合培训中心”,为两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香港职业训练局向中心赠送了1200万元的设备,将机械、模具的培训基地移至此,以此为基地,逐渐向其它领域进行扩展。中心聘请有关企业及香港职业训练局的有关专家作为中心的外聘教师,为香港企业和在粤的港资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提供获得香港职业认证的机会。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透明车间的管理理念,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工程训练综合教学管理平台”,利用中心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所持的RFID卡(校园卡)进行身份认证,利用车间每一台设备上配备的智能终端进行实验教学及设备信息的采集与动态交互。学生可通过每台设备终端获取当次训练的教学计划、工艺资料、教学指导资料等信息,教师可通过每台设备终端在线提交设备状况、学生训练过程评价等信息,并对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消耗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将教学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进行有机的融合,最大程度实现训练过程各种动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可视化管理,提高中心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部分成果
近年来共承担了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科研和教学论文,数十篇被SCI、EI收录,出版工程训练教材4部,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2006年获广东省高校数控大赛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2项;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交通指南
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四号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8 14:00
目录
概述
中心简介
基础条件
教学体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