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多为囊膜下混浊,呈玫瑰花瓣状、网状、点状、条状或弥漫性,常有水疱及水裂,后皮质有彩虹样光泽。常见于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高度近视等。
病因
有原发病的改变,多为单眼,也有双眼者。典型的混浊最早发生在晶体囊膜下。由眼前节炎症形成的虹膜后粘连附近可出现局限性的晶体前囊下混浊;由眼后节病变引起的白内障多最早出现晶状体后极部的后囊下混浊,此因囊膜在后极部最薄,且无上皮保护,有害物质优先从该处进入晶状体囊膜下出现灰黄色颗粒混浊,并有较多空泡形成,可较长时间局限于轴心部,后渐向晶状体核心部及周边部扩展,呈放射状玫瑰花样混浊,其间有许多红、蓝、绿彩色点状结晶,继之向前皮质蔓延,逐渐使晶状体全混浊。以后水分吸收,囊膜增厚,晶状体皱缩,并有钙化等变化。眼前节病变引起的晶状体混浊无特征性,由虹膜睫状体炎所致者多由前皮质开始,由青光眼引起者多由前皮质和核开始,由高度近视所致者多为核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1.眼前节病变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
(1)虹膜睫状体炎是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最常见原因,典型混浊可以发生在晶状体后极部,也常见于虹膜后粘连附近。病变进展缓慢,如局部炎症得以控制,混浊可长期稳定而不发展。在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除广泛虹膜后粘连,常合并晶状体囊膜增厚或皱缩,有时在瞳孔区形成瞳孔膜闭,混浊开始于前囊下,常被瞳孔膜闭做遮掩而看不到。
(2)异色性虹膜炎70%发生白内障,这是由于炎症或交感神经性循环障碍或变性而造成,晶状体混浊先为后皮质细点及周边部细条,逐渐波及整个晶状体,其发展速度叫其他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白内障为快。
(3)急性青光眼前囊下边界清楚的灰色斑点呈哑铃状或不规则圆形,不进展,状如散落在地的石灰浆,成为青光眼斑。斑点为坏死的晶状体上皮。
(4)绝对期青光眼因眼压高,眼内组织广泛变性而营养障碍,致使晶状体核发生混浊,发展缓慢。
(5)青光眼手术是否会促进白内障形成,尚是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因突然降低眼压或营养障碍可在术后发生白内障。
(6)重症角膜溃疡并发的白内障都为前极瞳孔区混浊,呈圆锥状、囊下。婴儿角膜溃疡穿孔,成年人匍行性角膜溃疡,可因毒素弥散而伤及晶状体,或在穿孔后晶状体直接碰及角膜所致。
(7)眼内肿瘤毒性产物可导致晶状体迅速变混浊,睫状体黑色素瘤压迫晶状体,在受压局部发生混浊。
2.眼后节病变引起的白内障
后囊膜下混浊可以合并于任何类型的后葡萄膜炎。白内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部病变的进展过程。典型的并发性白内障以后极部囊膜下开始,混浊呈小颗粒状和囊泡状,密集成簇,形成类似蜂窝形态的疏松结构,伴随着眼部病变迟缓的慢性进展过程,这种混浊变化可长期局限于后极部。
混浊在轴区向皮质深层发展的同时,沿晶状体纤维向赤道部作辐射方向扩展,其结果形成典型的玫瑰花型、圆盘状或星形混浊形态。此时进行裂隙灯检查可发现完全透明的前皮质、晶状体核及大部分后部皮质,同混浊的层次间有鲜明的界限混浊呈淡黄色、灰黄色或多彩样反光,蜂窝状疏松结构及不规则的星形分布,构成了并发性白内障特有的形态特征。
眼部变性性疾病,如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肿瘤等也是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这些原因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其形态学特点与上面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惟其病程可能更长。
治疗
1.治疗原发病
2.手术
对晶状体明显混浊已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可择期进行手术摘除白内障。[1-2]
参考资料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145.
2.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