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加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艺术学部,在无产阶级文化联盟书记处协助编辑《无产阶级文化》杂志。曾任明治大学教授。1933年发表第一篇评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读唐木顺三的〈现代日本文学序说〉》,提出客观现实的变革者亦应提高自己的问题。
后因日共发生“小特务事件”,开始对无产阶级运动采取批判态度。在《关于〈断层〉的性质》(1936)、《论高见顺》(1937)等文章中,分析作家的转向问题,提出知识分子自我道德完成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战后初期,被选为新日本文学会中央委员。1946年与本多秋五等人创办《近代文学》杂志,主张发展个性,形成“近代的自我”。所写《一个反题》、《基准的确立》、《政治与文学》等评论,站在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立场,对战前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和战后民主主义文学坚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继承战前无产阶级文学传统等问题提出批评,并在对
小林多喜二的评价和“政治与文学”关系问题上,同
中野重治、岩上顺一展开论争。有关论文收在《战后文艺评论》(1948)一书中。其中论及组织与个人关系等问题,对“
战后派”作家影响较大。
他的文艺理论著作还有论述日本“
私小说”的形成与停滞的《岛崎藤村》(1947)、《艺术与现实生活》(1958)和《昭和学史》(1959)。1963年辑录为报刊撰写的评论成为《文艺时评》上、下两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