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灵山县,位于灵山县的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东南面与
佛子镇相连,东北面与
石塘镇交界,西面与
丰塘镇接壤。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平山练。
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灵山县第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月一日,辖区的永凝一乡改为平山乡,永凝二乡改为永凝乡,永凝三乡改称平坡乡,由第一区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辖区分属平山乡、永吉乡、平坡乡和永凝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起,属灵山县第二区。
1955年6月1日起,属平山区。
1957年9月起,属平山乡。
1958年9月,属东风(平山)人民公社。
1959年4月1日起,属平山公社。
1961年6月5日起,属平山区平山公社。
1968年,建公社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改公社立革命委员会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为平山乡,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
1994年1月1日,平山乡改为平山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末,平山镇辖
平山社区1个社区和平山村、大路排村、汉垌村、平坡村、
山秀村、山村、高塘村、灵家村、夏塘村、新庄村、思林村、
同古村、
插花村、
古朴村、龙垌村、里村、贾村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平山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山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的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东南面与
佛子镇相连,东北面与
石塘镇交界,西面与
丰塘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15.23平方千米,镇政府大致位于北纬22°31′,东经109°26′。
地形地貌
平山镇地处
丘陵地带,中部地势较低,主要山峰有
罗阳山,海拔869.6米,为灵山县最高峰;另有东山,海拔714.9米。
气候特征
平山镇属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热充足,年平均温度21.7℃,年平均降雨量1627毫米,年日照时数1673小时。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截至2010年,平山镇森林面积6973.8公顷,森林覆盖率59.1%。
矿产资源
平山镇境内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钛铁、
方解石、
大理石、
花岗岩等,另有一定储量的矿泉水资源。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7102人。境内主要民族为
汉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平山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5元;工业总产值4.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亿元;财税收入1052万元。
农业
2013年,平山镇粮食总产量1.35万吨;年末有林面积7262公顷;水果面积3192公顷,总产量1.21万吨,其中荔枝3980吨;生猪存栏1.60万头;人工养蛇1.41万条。
工业
2013年,平山镇工业总产值4.27亿元,以木材加工、矿产资源等行业为主;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产值2.56亿元。
商贸
新中国成立前,平山镇只有少数商户经营食盐等副食品及茶叶、烟叶、棉布等土杂货。1954年,成立镇供销合作社,主要经营副食品、日杂、百货等,同时在各大队开设综合门市部。1979年前商业贸易主要由供销部门经营,实行计划经济,此后逐渐开放商品市场,个体经营户逐渐增多,出现了成规模的集贸市场。2001年,全镇有综合市场3个,主要经营猪肉、水产、三鸟、服装、副食品及其它百货等。
2010年,平山镇有集贸市场2个,工商业户2670户,从业人员62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亿元。2013年,该镇有集贸市场1个。
社会事业
城乡建设
平山镇原农贸集市在黄宁村的平山肚,由于附近农民经济、生活不富裕,购买力低下,上市的农副产品难以销售,后来圩市搬迁到地势较平的禾塘岭。20世纪90年代,平山镇基本实现主要街道硬底化并安装路灯。1998年,建设新集贸市场和城镇新区,扩建城区水厂。2000年后,完成《2000年~2020年平山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先后修建了平山中学教学楼、宿舍楼、财政综合大楼、镇文化站大楼,司法所办公楼和工商所综合楼等,修复了镇灯光球场,建设了平湖路。修建了农村公路12公里,电网改造全部完成,通信基站建成投入使用。2008年,全镇15个村委建有办公楼,全镇18个村(居)委会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
2010年,平山镇完成了人民路硬底化工程,重新安装了平山街灯,完成了平山镇文体中心的建设。先后投资480万元对夏塘水库、六角塘水库这2个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投资80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夏塘、灵家、新庄、高塘、山村、平山等6个村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5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贾村六禁桥、同古檀华桥等24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工程。
文化生活
解放前,每年春节期间,平山居民有舞龙、舞狮、舞白鹤等传统习惯,岭头节,则有跳岭头等娱乐活动。解放后,成立文化站等管理部门,组织和开展各项文化活动。2002年,建成文化站综合办公大楼1幢,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综合阅览室内藏书1万册;镇文化站每年举办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篮球、象棋、扑克等比赛项目,参赛团队稳定在20多个。
2010年,平山镇17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实现了电视“村村通”,覆盖率100%;全镇有1个文化站、1个影院。
教育事业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平山开始有小学教育。1950年秋建立平山初级中学。1997年“两基”教育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1998年底,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2008年,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8所及2所分校8个教学点,镇级成人教育中心1所;全镇中小学校学生6924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218人,小学在校生4706人。各个完全小学都附设有幼儿园或幼儿班。小学专任教师197人,中学专任教师107人,中小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2010年,平山镇镇有小学20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4467人,小学教师总数223人;中学2所,中学在校学生总数2145人,中学教师总数114人;幼儿园、托儿所22所。
2013年,平山镇有小学20所,在校3837人,教师240人;中学1所,在校生1648人,教师100人;幼儿园、托儿所16所。
医疗卫生
平山镇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1999年被评为“一级乙等卫生院”。2003年被评为“爱婴卫生院”。是集医疗、急救、防保、妇幼保健、村级卫生组织监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卫生院开设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碎石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固定资产约1500万元。2008年,卫生院建筑面积3573平方米,有干部职工48人,其中医技人员39名,主治医师8名。
2010年,平山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生11人,病床60张;设有村级卫生室40多个,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43264人,农民参合率达93%以上。
2013年,平山镇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2人,病床72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5.08万人。
交通
清朝初期,平山没有公路,只有灵城到石塘的驿道过境,境内的其他道路是小路。1951年春,修建途经平山的灵(城)石(塘)公路。从1974年起,修建平山至罗阳山的山村桥、平山至高塘的高塘桥、平山至平坡的龙湾桥、平山至古朴的榃弼桥等。1976年,修建平山至山秀的7公里土路。1997年,钦(州)玉(林)二级公路灵山段修建,途经平山。
平山镇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有省道S308线贯穿;2010年,全镇公路里程达118公里。
风景名胜
罗阳山
罗阳山,位于平山圩的东北面,距离县城20多公里,山脉连绵起伏,蜿蜒西南几十里,主峰海拔869.6米。罗阳山上有19个山峰,著名的有头阳、二阳、三阳3个主峰。山的表面裸露着无数大小不一的石头,参差错落。据清代《
灵山县志》载,其间有块大石,长宽各有丈许,石旁劲生翠竹,竹枝垂挂于石面,每当风吹枝摇,竹梢不断将大石上的尘埃扫得干干净净,年长日久,石面特别光亮,人们把这情状称为“仙帚”,故有“罗阳仙迹”之称,列入灵山八景。古人有诗颂之曰:“绝嵌长迎旭日光,仙人曾此曝霓裳。花荫拂石无人到,唯有薜萝挂夕阳。”
著名人物
黄式高(1920~1947),平山镇灵家村人。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2月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曾任广东省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山大队中队长、大队长等职,是灵山开展革命武装斗争早期领导人之一。1947年5月10日,在红水岭战役中,黄式高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