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镇,隶属于贵州省
毕节市赫章县,地处
赫章县东部,东接
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东南接七星关区
放珠镇,南达
古达苗族彝族乡,西与
野马川镇接壤,西北接古基乡,北连
哲庄乡,行政区域面积89.76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战国时期,属夜郎。
秦汉时期,属汉阳县。
民国时期,属威宁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赫章县野马川区。
1984年,改为平山乡。
1992年,撤区设平山乡。
2017年,撤销平山乡,设立平山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平山镇辖17个行政村:水塘、清塘、中心、长冲、江南、对江、中山、中寨、平山、农庄、呆梅沟、双塘、田坝、后山、雄营、岔河、发香河,下设10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平山镇辖8个社区、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平山社区中街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山镇地处
赫章县东部,东接
七星关区杨家湾镇,东南接七星关区
放珠镇,南达
古达苗族彝族乡,西与
野马川镇接壤,西北接古基乡,北连
哲庄乡,行政区域面积89.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平山镇地处乌蒙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蚂蝗箐梁子、卢家梁子等山脉分割。境内最高峰位于蚂蝗箐梁子,海拔2114米;最低点位于江南村,海拔1260米。
气候
平山镇多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2.1℃,极端最低气温-3.1℃(1982年1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33.4℃(2011年7月19日)。最低月均气温1.3℃(198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8.6℃(2011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3.9℃,最大日较差8.2℃(1982年1月23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45天,最长达263天,最短为2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0小时。0℃以上持续期295天(一般为2月20日至次年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970.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0天,最多达140天(1998年),最少为95天(2010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00毫米(199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50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6月最多。
水文
平山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50.2平方千米,占53.1%。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六冲河1条,总长14千米,径流总量1.5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8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3.5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六冲河,从雄营至江南流经境内雄营、发香河、岔河、呆梅沟、农庄、对江、平山、中寨、江南等村,全长14千米,流域面积50.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平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地质滑坡、冰雪凝冻等。冰雪凝冻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1—2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雪凝冻灾害发生在1982年1月23日平山、农庄、水塘、清塘、长冲、中心、雄营等村,供电线路损毁20千米,牲畜死亡近1000头,农作物受灾面积7000余亩,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
自然资源
平山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叶蜡石、高岭土等。其中煤炭储量1.2亿吨,地质储量1.5亿吨,已经开发的有平山煤矿,位于后山村,矿区面积2.9平方千米,地质储量0.1亿吨,可采量0.09亿吨,年产量9万吨。耕地面积15617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6万亩,林地面积4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平山镇总人口298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00人,城镇化率11.7%。另有流动人口352人。总人口中,男性15405人,占51.6%;女性14462人,占48.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8087人,占94.04%;有苗、彝、布依、白4个少数民族,共1780人,占5.96%。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苗1个民族,达155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7.19%。2011年,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16人。
截至2018年末,平山镇户籍人口为3265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平山镇财政总收入7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8年,平山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农业
2011年,平山镇农业总产值达到0.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3.5%。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0564吨,其中水稻3293.6吨,玉米4915.6吨,马铃薯2354.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中药材、蔬菜等。2011年,中药材植面积1.14万亩,产量350吨;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15.5吨,主要品种有白菜,其中白菜10吨,青菜3.5吨,葱1.2吨。
平山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平山镇生猪饲养量0.9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羊饲养量0.15万只,年末存栏0.08万只;家禽饲养量8.5万羽,上市家禽5.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092.5吨,其中猪肉900吨,羊肉52.5吨;禽蛋240吨;畜牧业总产值2499万元。
截至2011年末,平山镇累计造林4.6万亩,其中防护林1000亩,经济林5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5万株,林木覆盖率52.2%,活立木蓄积量16.4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500吨,主要品种有樱桃、金秋梨、布朗李、板栗,其中樱桃250吨,金秋梨112.5吨,布朗李50吨,板栗50吨。
工业
2011年,平山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平山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10人;小学15所,在校生3061人,专任教师1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33%;初中3所,在校生1057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9.5%,小升初升学率88.64%,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平山镇有体育场地20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平山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5个;病床25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执业(助理)医师0.15人、注册护士0.1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900人次,出院病人156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137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平山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户,人数81人,支出17.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88%,月人均180.88元,比上年增长148.94%;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1人次,共支出0.45万元,比上年增长39.18%;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5人次,支出0.6万元,比上年增长68.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14户,人数6775人,支出587.36万元,比上年增长77.27%,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38.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6人,支出5.72万元,比上年增长58.8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6人,支出26.28万元,比上年增长43.1%;农村医疗救助15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988人次,共支出29.94万元,比上年增长46.59%;农村临时救济48人次,支出4.77万元,比上年增长35.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150人,紧急转移安置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12亩,倒塌房屋6间,直接经济损失318.5万元,救灾支出120万元,比上年增长46.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1人。新增就业人员1632人,有11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1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1%,全年共帮助32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环境保护
2011年,平山镇有空气质量一级天数293天,二级天数35天,三级天数15天,四级12天,五级天数10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9.86%;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分别为0.05毫克/立方米、0.03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01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值为0.00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氟化物年均浓度值为0.01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大气颗粒物中铅、苯花含量分别为0.01微克/立方米、0.01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污水处理能力达到0.0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再生水利用量达到0.03亿立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5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65%,全境林木绿化率达到52%。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平山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0.5万份。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6500户,比上年增加12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3.5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5千米,主干电缆达1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08万个。
基础设施
2011年,平山镇有煤炭企业1家,产煤0.03亿吨。
交通
平山镇境内有326国道经过。
历史文化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朝廷为巩固统治和加强黑张(现赫章)与外界的联系,在黑张境内设平山铺、乌木铺、黑张铺和水槽铺。“铺”和“堡”相通,意为“栈”。因这里是毕节至威宁的交通要道。因客栈设在山脉半坡较平缓的地方,因此叫“平山铺”,“平山”之名由此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