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
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兴新街139号,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千米,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千米,古镇区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历史沿革
北宋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火井县治设在平落达二百多年之久,元代后属邛州直隶州。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建置平落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
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落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
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消紧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将原下坝乡行政区域并入平乐镇,统称平乐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兴新街139号,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平乐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千米,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千米,古镇区有明清时期建筑面积达23.54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程度达85%。
地形地貌
平乐古镇位于
川西平原,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气候特点
平乐古镇属
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C左右。
主要景点
古镇九景
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镇上有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
古镇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鳞次栉比,古风蔚然。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古镇共有老街33条,七弯八拐,曲径通幽。
平乐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的
古民居,古街两边的房屋多数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下层作铺面上层作居室,体现了浓郁的川西风格。
民俗风情院
平乐民俗风情院又名天工应物馆,院里有农田、农家小院、耍坝,可以参与体会农事活动,也可以观看民俗文化表演。
风情院里的主要建筑是天工别院,又叫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的主人原来是清朝河北定县州判王治统,他的后人后来迁居
洪雅县,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洪雅城隍街57号修建了一座四进合院,西南交大乡土建筑研究所所长季富政教授称誉他是“洪雅瑰宝”。2003年,洪雅县搞城市建设,虽然有
阮仪三、
冯骥才、
季富政等著名人物呼吁留住这座古宅,但王家大院仍被拆除,主人将拆下的木料编号登记堆放在一起。三年后,平乐镇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决定购买王家大院,异地搬迁保护,这样,王家大院就从百里之外被搬到了这里重建。
秦汉古道
1986年,邛崃市文物普查时发现这个古道。据邛崃市文物局李子军介绍,骑龙山有1.1米的墙垛,保护着4米宽的古道。古道铺设着川西盛产的红砂岩石板,这些石板现在虽已破碎,但却留下了昔日商贸繁荣的足迹。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数次南征都经过这条古道。
古造纸作坊群遗址
古造纸作坊群遗址,位于古镇西北面芦沟风景区内。平乐镇的古造纸作坊,始于南宋,最盛为明末清初。宋《九域志》就有记载: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纸市尤大。”经初步勘探,现存古造纸作坊74处。这些作坊倚山而建,设计独特,规模巨大,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在全国现存古造纸遗址中十分罕见,极具保护价值。目前已开发了一处古造纸遗址,遗址内仍保留着几乎全套的古代手工造纸工具,用于“浸料、水煮、臼春、抄纸、榨水、焙干”的水池、木桶、石缸、石磨等一应俱全。
乐善桥
乐善桥是一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桥洞为不多见的桃形,锥形的七个桥墩则像七条一字排开的小船,别致而有新意。
金鸡谷
金鸡谷位于大山之间,谷内竹林茂盛、怪石突兀,是一处天然氧吧,更是中国首条铁道式攀登和徒手攀岩场所。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2022年11月,平乐古镇河滩区野趣景观打造项目正式施工。据悉,平乐古镇河滩区野趣景观打造项目总投资8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以文君文化为引领,对平乐古镇核心区一河两岸进行业态和景观提升,包括实施亮河工程,提升游步道及沿河建筑风貌景观,增设代表性文化景观节点等。
品牌建设
平乐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文化活动
活动
2022年8月,第一届任洪渊诗歌奖,在邛崃平乐古镇举行颁奖典礼。
2023年1月,成都平乐古镇推出“穿汉服免费游”福利优惠活动。
2023年五一假期,平乐古镇平沙落雁度假街区开展“秦汉遗风”主题国风主题活动,带领游客穿梭秦汉市集。
特色小吃
奶汤面、钵钵鸡、血旺、河鱼、珍菌、竹笋烧鸡、汤白肉。平乐镇民间方法做的“叶儿粑”,油而不腻,肉馅嫩瘦可口。
旅游指南
门票信息
免票
交通信息
成都-武侯金花-双流彭镇-金桥(擦耳)-崇州听江-三江-大邑沙渠-董场镇-安仁(古镇)-唐场(古镇)-上安镇-邛崃高埂镇-邛崃市-卧龙-平乐
成都-武侯金花-双流彭镇-金桥-崇州听江-三江-大邑沙渠-董场镇-安仁(古镇)-元兴-高山-邛崃市-卧龙-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