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炸响铃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菜品
干炸响铃(Stir-Fried Beancurd Rolls Stuffed with Minced Tenderloin),又名“炸响铃”,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传统风味名菜,为浙江菜系。
菜品源流
据说一次有位英雄专点此菜佐酒,不巧店里的豆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愿败兴,听说豆腐皮在富阳泗乡定制,即上马扬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深为感动,为他精心烹制,并特意做成马铃形状。
从此,“炸响铃”就流传开了。
菜品制作
成菜特征
干炸响铃成菜时色泽黄亮,形如马铃,酥香味鲜,松脆爽口,声脆如响铃。
食材原料
杭州泗乡豆腐皮15张,猪里脊肉50克,鸡蛋黄1/4,葱白段少许,精制甜酱50克,精盐1克,熟菜油750克(实耗90克),绍酒1克,味精15克。
普通甜酱500克,加酱油10克,白糖250克,水500克,用筷子搅匀,筛滤尽渣沫。炒锅置中火上,先下麻油,再下滤净的甜酱,边煮边搅防止焦底,煮沸后加麻油20克搅匀,即成精制甜酱。此酱多为预先制成的。作为干炸响铃成菜装盆后,随菜带此甜酱及葱白段碟一起上桌。
制作方法
将里脊肉剁成细末,放入碗内,加入葱、盐、酒、味精和鸡蛋黄拌成肉馅,分成5份。豆腐皮润潮后切去边筋,再将弧形的一端切平,使之成长方形。先取3张豆腐皮摊平重叠,再取肉馅一份,放在豆腐皮的一端。用刀口将肉馅拓成3.3厘米左右宽的条,放上切下的五分之一弧形腐皮,然后用手掐起有肉馅的一端,向上卷成筒状(卷时不宜太松或太紧),卷到豆腐皮的另一端时,蘸上清水在腐皮的卷合处使之粘牢,如此做成5卷,再切成寸段。
炒锅置中火上,下熟菜油,烧至三成热时,将腐皮陆续放入油锅,并用炒勺不断翻动(以防止互相粘连),炸至黄亮时用漏勺捞出,沥干油,装入盘内,即成响铃。
制作关键
1、卷豆腐皮时不可太紧,松松卷起就好,这样才能给豆腐皮膨胀的空间,使之达到酥脆的口感;切成小段后应竖立放置,否则腐皮卷会扁塌,影响出品卖相。
2、入锅时油温应在三成热,若油温太高,生坯外面会快速结壳而里面不熟;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就要起锅,否则外层就会被炸焦。
3、炸制时,要用勺子一直翻动腐皮卷,使之受热均匀,里外均酥脆。
食用疗效
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同时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且有易消化、吸收快的优点。
猪里脊肉属于性平的肉类食物,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荣誉表彰
文化特色
2016年9月4日,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举行,干炸响铃入选国宴菜菜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7 16:18
目录
概述
菜品源流
菜品制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