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岛
位于大连市的岛屿
干岛,又称干岛子,是位于大连普兰店城子坦街道温家村南面沿海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海,南面与大长山岛隔海相望。
地名
位于大连普兰店城子坦街道的干岛,由于海水养殖的兴起,岛的四周海滩被大坝围上用于还剩养殖,面积庞大。该岛屿与陆地通过大坝相连,岛中淡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常住居民70余户。该岛屿东西长约1000米,宽约300米,20世纪70年代以前与陆地没有道路相通,在退潮时才可以通行。岛东面有一小岛叫黄坨,发现青铜器时代的遗址,日本占领东北时曾修过干岛—黄坨—路地的用石头砌成的拦海大坝,准备用于生产食盐,后来废弃。岛的南面有一个小岛叫礁岛,主要是鸟的栖息地,上面有大量的小蜥蜴。干岛的西面曾有两颗几百年龄的古树,一棵在20世纪40年代末枯死,另一颗小叶朴(俗称黑豆树)于2013年枯死倒地。
单坨子遗址,位于碧流河口入海处三个坨子中最西边的坨子上(称干岛子),属青铜时期遗址。1926年发掘时发现房屋遗址和两座墓葬,随葬品有陶壶、石斧、珠饰等。 根据地层堆积可分早、晚两期,早期属于双坨子一期文化,有夹砂黑皮陶罐和彩绘陶器、石器等;晚期属于双坨子二期文化,有南瓦壶等。彩绘陶罐最具特色,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绘有各种几何形图案,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地理现象
有许多因子影响着城市的空气湿度,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性,使降水迅速变成为径流;植物覆盖面积小,使蒸发和蒸腾作用大为减小;城市近地层垂直湍流交换强,有利于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市区的湿度减小;机动车和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又会增加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这些均会使市区与郊区农村的空气湿度表现出某种差异。
目前的观测事实表明,就平均状况而言,城市市区的空气湿度要比郊区农村小。以欧洲几个城市为例,城市市区的绝对湿度比郊区低0.2~0.5hPa;城市市区的相对湿度比郊区低4%~6%。有人将这种城市市区的空气湿度小于郊区的分布现象称为“干岛”。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相对湿度有逐年减小的趋势,城市“干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以东京为例,从1955—1975年的20年中平均相对湿度下降了8%,超过了过去80年的下降至(5%)。上海的平均相对湿度也从1941—1950年的80.9%下降为1971—1980年的78.6%。
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异因受地理位置和大气候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某些特殊的规律。例如濒临热那亚湾的意大利帕尔马,由于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冬季暖湿多雨,植物生长繁茂,郊区的蒸发蒸腾作用旺盛,因此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值较大;而夏季,降水稀少,植物枯黄,郊区的蒸发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城乡间相对湿度的差异达到一年中最小的数值。我国的上海,由于受东亚季风的控制,城乡相对湿度差的年变化也呈现出特殊的规律,6月份是梅雨季节,城乡相对湿度值最小,10月热岛效应最强,城乡相对湿度差值最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5 14:14
目录
概述
地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