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汉语二级字,读作幞(fú),⒈ 〔
幞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⒉ 同“袱”。
详细释义
(1) 包东西的布 [cloth-wrapper] 。如:幞巾(幞头)
(2) 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也称“幞头”(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幞头”) [scarf;kerchief]
高幞广带。——《古今小说》
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水浒传》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房玉切《集韵》《韵会》逢玉切,𠀤音襆。《说文》帊也。《集韵》帕也。《玉篇》巾幞。《广韵》幞头,周武帝所制。裁幅巾,出四脚以幞头,乃名焉。《唐书·车服志》幞头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二仪实录》古以皂罗三尺裹头,号头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皁绢裹发。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为幞头,唐马周交解为之。《朱子·语类》唐人幞头,初止以纱为之。後以纱软,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衬起。《笔谈》梁高祖始布漆於纱,施铁为脚。《宋史·舆服志》幞头,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软帛垂脚。隋始以桐木为之,唐始以罗代缯,惟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乗舆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裏,纱为表,而涂以漆,後惟以漆为坚,去其藤裏,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又《集韵》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谓之幞。或作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