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街道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辖街道
常青街道,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地处合肥市南部,东与望湖街道接壤,南与蜀山区相邻,西连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北接芜湖路街道,辖区总面积23.6平方千米。2011年末,常青街道总人口5.25万人。
历史沿革
1992年,由原郊区常青镇与姚公乡合并而来。
2002年,西市区稻香村、南七里站街道与郊区常青镇金寨路以东区域合并,由常青镇政府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3年,常青镇撤镇改设常青街道。
2007年,调整常青街道管辖范围,卫岗社区划归望湖街道,青年社区划归包公街道,太湖新村、曙光、茶亭、望江东路4个社区划归芜湖路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常青街道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金寨南路、凌大塘、仰光、姚公、竹西、沿河、油坊岗、淝南。
截至2020年6月,常青街道辖8个社区:姚公社区、凌大塘社区、仰光社区、竹西社区、沿河社区、油坊岗社区、淝南社区、金寨南路社区、薛河湾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姚公社区金寨南路468号。
地理环境
常青街道地处合肥市南部,东与望湖街道接壤,南与蜀山区相邻,西连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北接芜湖路街道,辖区总面积23.6平方千米。
人口
2010年末,常青街道总人口105575人。
2011年末,常青街道总人口5.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531人,城镇化率82.9%。另有流动人口5.3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8952人,占55.1%;女性23596人,占44.9%;14岁以下6568人,占12.5%;15—64岁40681人,占77.4%;65岁以上5299人,占10.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2145人,占98.9%;回族403人,占0.8%。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4.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24.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常青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55万元,增值税3095万元,企业所得税2642万元,个人所得税9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8%、6.4%、86.8%、261%。
农业
2011年,常青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0.1%。
工业
常青街道形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混凝土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职工9656人,实现工业总产值86.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商业网点188个,从业人员581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集贸市场4家,年成交额1.2亿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569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主要出口产品为汽车,出口到东南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2528人,专任教师213人;小学6所,在校生2280人,专任教师15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2838人,专任教师1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约230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约8%,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个;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1万多册。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50人。2011年末,广播站1个。辖区广播电视用户7648户,入户率71.64%。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学校体育场9处。100%的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常青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门诊部(所)15个。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00户,人数5812人,支出166.9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城市医疗救助107人次,支出39.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户,人数351人,支出6.75万元,比上年减少37%,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长14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64万元,比上年增长6.5%。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人。社区服务设施2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10个。
交通
常青街道境内有合肥绕城高速公路经过。
历史文化
常青街道因蔬菜四季常青之意而得名。
荣誉称号
2021年6月,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党工委入选“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2: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