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团常村煤矿
山西省长治市境内现代化煤矿企业
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是我国首次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1985年开工建设,1995年建成投产,现有员工8000余人。作为潞安的主力矿、骨干矿,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常村煤矿现已成为包括1座主体矿井、5座整合煤矿、一个多经三产公司、一个后勤服务中心在内的现代化大型煤矿企业。
基本概况
“十二五”时期,常村煤矿全体干部职工将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矿党政的战略部署,以着力打造国际化新潞安第一品牌矿井为目标,立说立行争朝夕、同心同德谋跨越,全面推动矿井由规模大矿向效益大矿转型跨越。2006年、2007年全矿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7亿元、20亿元,实现利润分别为4.3亿元和5亿元。2011年全矿加之整合矿井安全生产原煤955万吨,销售收入65亿元,实现利润11.4亿元。矿井本安建设、集约高效、管理创新、绿色矿区、党建工作、企业战略发展等都走在了全煤乃至全国的前列。
发展思路
作为全省重点监控的高瓦斯矿井,常村煤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认真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人员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完善、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三方入手,大力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多年来,有效地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控制了零打碎敲事故,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创建了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安全防护、应急救援“PCPR”新型煤矿安全管理体系。2010年5月,全国首座井下应急救援示范采区落户常村;2011年5月全国首次井下永久避险硐室72小时载人验证试验在该矿取得圆满成功,为全国煤炭行业积极构建井下“六大避险系统”提供了有益探索。
管理模式
按照“工资就是螺丝、螺丝就是工资”的理念,常村煤矿积极主动把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交易机制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全集团率先推行内部市场化改革,构建起了一条以内部市场为导向、以生产流程为基础、以交易收购为手段、以收益调节为杠杆的市场价值链管理体系,彻底打破了“岗位工资加奖金”的传统分配模式,实现了企业由过去落后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向先进的市场化价值运行机制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该矿还创造性地将内部市场化收购办法引入煤矿安全管理领域,实行矿井安全、质量、工作量的4:4:2收购机制,彻底改变了过去员工收入高低单纯由产量高低、进尺多少决定的状况,增加了安全收入比例,强化了安全激励,使员工真正感受到了“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收入”,有利地促进了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转型跨越
常村煤矿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整体战略,紧紧围绕潞安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做精龙头、伸展两翼、创新机制、跨越腾飞”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本质安全型、集约高效型、自主创新型、质量效益型、绿色环保型、和谐幸福型”的“六型常村”为目标,高起点起步,高绩效执行,全面推进“品牌化新常村”建设,具体奋斗目标可概括为“011510”:
“0”—杜绝重大事故,消灭零打碎敲事故,保持事故为零;“1”—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党建绩效等各方面,成为国际化新潞安的第一品牌;
“15”—全矿加之整合矿井煤炭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常村矿主业、整合矿井、中小企业“三足鼎立”发展格局。
10——全矿人均年工资达到10万元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常村煤矿党委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集团“两会”精神,服从服务于集团和矿战略实施,促进党政融合,增强发展合力,凝聚干群力量,强化拼争意识,不断完善“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主题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创建、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机制、四个载体”党建工作新模式,持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建设品牌化新常村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获得荣誉
并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文明煤矿”、“山西省文明和谐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主要领导
矿长:王强 党委书记:薛利民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渔泽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6 09:34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发展思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