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相关的理论
典籍有先秦时期集法家之大成的《
韩非子》,还有唐代的集中国古代帝王领导学、谋略学、管理学以及识人术、用人术、纵横术等为一体的《长短经》。有些人认为《
易经》就是帝王之学,这种看法是谬误的。《易经》阐述的是天地之道及万事万物发展规律,是后世各类学科的理论源泉。它是基本理论,是各门类具体学科理论之根基,虽《易经》包罗万象、无所不括,不能将具体的学问直接套到基本理论上去,就好比不能将《黄帝内经》说成是医治感冒之学。具体学科应对应具体理论。
谋国用兵,拓疆富土,海陆空天,政经教民,精全求备,趋时更进,徐图外张,八荒六合,蚕食吞并;料敌于先,筹算于前,巨细详察,百业精益,奇才怪杰,广育博收,蓄力积势,仰如泰山,望而却步,闻风而降,不战屈兵,帝王之业。
《道德经》(《
老子》)、《南华经》(《庄子》)、《参同契》、《黄帝阴符经》等
正身为的是使“身不扰心”。身何以正之?止于一为正,故止字乃儒家正身大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万事本无可无不可,贵在适可而止。然身随心动,心正则身正,心净则国土净。日常生活中应时时检查自己,行住坐卧中否保持了应该的样子?呼吸、心境是否平和?情绪、情感是否发而皆中其节。在本周内是否做过破坏正境,有损德行的事情。
心要空灵,没有边界。心有边界,“我”就产生了。佛家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何以包太虚、周沙界?曰:空则无所不包,无所不周。本能需求与欲望贪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生存的保障,后者是万恶之源。故应随时反省:我是否生出了很多的欲望,并为之而烦恼?我是否为了爱恨而伤害到自己的平和的心境?
性本是不动的,性动即心,故曰心乃性之用。心空即归于性之本态,所谓“性定”其实乃是心空以后性之自定的本原状态,自然而然的结果。让我时时刻刻都能觉知世界和我自己的全部,而对它们不加以任何干扰,当下就应该如此。我希望拥有这样的喜悦,身心没有任何障碍,得与万物和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