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范堂
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
希范堂,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是清朝官员、著名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希范堂建于清光绪11年(公元1885年)间,距今有120多年历史,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希范堂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上升村民组,距城区50余公里。该堂是清朝官员杜冠英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一年。
文物遗存
希范堂主体建筑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左右两边有厢房,后进为3间走马楼。堂内的斜撑、雀替、梁托等均雕有龙凤、狮子等飞禽走兽和花草图案。后进正面均用格子门构成装饰,门肚板上刻有家训名言,均为劝导世人训诫子孙箴言警语,富含生活哲理。前厅中堂悬有一块金面匾额,上书“希范堂”3个遒劲行楷大字。该堂正面宽18.8米,进深29米,檐高8.2米,建筑面积728.12平方米。
文物价值
杜冠英,原安徽太平县泾阳卓村(今属黄山市黄山区)人。1885年3月,法国孤拔率远东舰队进犯镇海,冠英与守备吴杰亲自指挥,督战数昼夜,击沉法军“纽回得答拉克”舰2艘,旗舰“巴麦尔”号也中弹多发,孤拔身受重伤,狼狈逃窜。清廷衔赐杜冠英“奋勇可嘉”匾额,功加三品衔,升道员补用。清代光绪皇帝还颁发《奉天诰命》三卷,加封杜冠英之尊祖父、祖父、父亲为“通奉大夫”,杜冠英之曾祖母、祖母、母亲为“夫人”。三卷“奉天诰命”现藏黄山区博物馆。
高大宽阔的希范堂分前后两进。从大门进去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这是典型的清末徽派建筑格式。天井的寓意和作用有二:一是积财,四水到堂,财富不外流;二是采光,徽派建筑为了防盗,外墙几乎没有窗户,整栋建筑的光线从天井中散落下来,照耀着厅堂和厢房。跨过天井中的条石,直入阔大的厅堂,空空无物的堂屋只有几根粗大的立柱茕茕孓立,显得分外冷落和凄清。穿过厅堂的后门,进入第二进的屋宇,除了一条扁长的天井,这里三面都是上下两层的阁楼,为主人的寝室。一扇扇雕花的木格门窗迎着天井,明媚的阳光在阁楼的地板和山墙上投下绚烂的格窗花影。楼下的四扇木格门窗上镌刻着草体的家训和箴言,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文物保护
希范堂于2004年10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希范堂.安徽省文物局.
黄山区拾古——古民居.黄山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6 14:11
目录
概述
建设沿革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