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尚诏
明代河南农民起义首领
河南农民起义首领。师尚诏起义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
相关事件
师尚诏攻克归德府
嘉靖三十二年(1553),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农民军首克归德府,继克睢州、许州,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师尚诏起义军入皖战斗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七月,河南农民师尚诏在柘城起义。明副使曹邦辅率兵镇压,与起义军战于霍山,起义军失利,死400余,退入河南。九月,师尚诏率起义军自永城攻陷宿州(今宿州市),将乘虚进袭凤阳时,被明军追败于五河,所部四散。再败于蒙城,死伤甚众。十月,师尚诏被俘殉难,起义失败。
史籍记载
《明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清·张廷玉等)介绍陈闻诗时说:(嘉靖)三十二年秋,贼师尚诏陷归德,闻闻诗名,欲劫为帅。已,陷柘城,拥之至,诱说百端,不屈。引其家数人斩之,曰:“不从,灭而族。”闻诗绐曰:“必欲吾行,毋杀人,毋纵火。”贼许诺,拥以行。
师家坟遗址
师家坟遗址位于远襄镇南街村,现为一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的大坑。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师尚诏起义失败后,其族人被官军押至远襄集南门外集体砍杀。百姓不忍让这些无辜的受害者暴尸荒野,偷偷移往别处掩埋。但官军发现后又掘出曝尸,远近村民闻之胆寒惊悚,谈坑变色,因敬仰师家族人,故称“师家坟”。数百年间,此坑雾雨腥风,无人敢近。今有天齐庙居其东岗之上,坑深岗巍,一泓清碧,映照如画。 据《柘城县志》载,嘉靖以来三十年中,豫东屡遭灾变,百姓生灵涂炭,官吏腐败,中原白骨敝野。在这种民不聊生、饥民流离的情况下,师尚诏于嘉靖三十二年率饥民揭竿而起,提出“不杀人,不抢劫”、“放粮赈饥,救济穷人”的口号,深受百姓拥护,一时远近响应,声威大振,不几月,拥兵数万,与山东义军遥相呼应,功剽远近,官府不能制。
柘城县志》载:“秋八月,夜有星大如斗、小星数万随之,自东而西,光焰烛天,直行如矢。不数日,又自西而东,人以为师尚诏之寇兆”。起义军与明军转战河南、安徽、山东,历经百战,先后攻克一府(归德府)、二州(睢州、许州)、八县(柘城、鹿邑、宁陵、太康鄢陵临颖扶沟、襄城),歼灭官军一万多人,轰动中原,威震京城,影响至深。由于官军强大以及轻敌、内部分化等原因,起义军后期数遭重创。10月27日,师尚诏在山东莘县兵败被捕,被官兵杀害,义军全部被杀。此后,朝廷下旨将师家庄族人剿灭,幸存者逃往他乡,隐姓埋名,师姓从此不存,庄户无人敢居,沦为废墟,至今为一丘岗,师家族人埋骨之处也成为一坑。
参考资料
河南大辞典—人物.河南省情网 .2008-10-04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0 11:06
目录
概述
相关事件
史籍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