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学九(1909—1980年),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给人当雇工维持生计。1930年10月,在太白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革命队伍,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0月离职休养,1980年病逝,享年71岁。
简介
师学九(1909—1980年),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给人当雇工维持生计。1930年10月,在太白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革命队伍。1931年7月经高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参加西华池兵变,编入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三中队,任副中队长。翌年10月,编入红四团,任班长。1934年3月底,随部队从照金根据地出发,边走边打,半月内连续参加攻打瑶渠、小石板、五里镇等战斗,并乘胜北上,到达东华池,4月中旬参加了消灭王子义团的西华池战斗。
抗日战争经历
抗日战争开始后,师学九任八路军三八五旅警备七团副排长,随部队驻扎在宁县县城东山,与驻扎在宁县城南、北、西三面的胡宗南新编一五六师和地方保安大队相对峙。1939年11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国民党军队破坏停战协定,突袭八路军三营驻地,双方展开激战,历时5天,因众寡悬殊,三营奉命撤退。师学九接受命令,带一挺轻机枪和8个战士阻敌断后,掩护全营退上东山。他选择一座破庙作为堡垒,敌军攻势甚猛,瓦片乱飞。师学九和战友隐身暗处,弹不虚发,多次打退国民党敢死队。大部队撤退后,师学九独自一人,掩护战友安全撤回。途经部队原驻地时,发现院子里放着一挺转移时未来得及带走的重机枪,旁边尚有一箱子弹。师学九冒着敌军围追的危险,背好步枪,把重机枪连枪带架扛上左肩,右肩架起子弹箱,向山上冲去。敌军尾追不舍,直喊:“缴枪不杀,放下枪有赏钱。”子弹在师学九耳边嗖嗖作响,弹丸冲得脚下黄土直冒。敌人越来越近,师学九急中生智,顺手将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乘机冲上山头,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保住了一挺重机枪。由于用力过度,致使胸部疼痛,口吐鲜血,昏厥于地。嗣后,警备七团在西华池召开全团军人大会,表彰了师学九不怕牺牲,勇保重机枪的事迹,奖军服一身,并由副排长提升为排长。1943年,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师学九带头开荒生产,功绩卓著,被三八五旅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解放战争经历
解放战争中,师学九任合水县游击大队中队长,在子午岭林缘地区活动,多次出生入死,勇敢杀敌,荣立战功。1947年11月,游击队宿营在王村。一日午饭后,突然发现国民党军的马队向驻地奔袭而来。大队长石秀山和副大队长唐凤仪带领队员撤退,命令有阻击经验的师学九带领两名战士掩护。他迅速占领制高点,以一挺机枪阻住敌军马队的进攻,完成了阻击任务。撤退时,忽遇身受重伤的副大队长唐凤仪。师学九顾不得疲劳,手提机枪,背负战友,且战且退,顺沟钻进密林,安全脱险。1949年3月中旬,国民党地方武装陶生元自卫队派出7名骨干,偷袭合水县委。师学九带领6名武工队员将计就计,巧除敌哨,一举俘虏敌兵6人,缴枪7支,胜利而归。4月23日,师学九巧施“空城计”,掩护县长胡宗彦和县委宣传部长杨兴盛在西华池城内作宣传动员。师学九多次出奇制胜,使敌闻风丧胆。在陇东解放区享有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师学九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孜孜不倦地读书看报,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先后任合水县二区副区长,合水警卫队队长,镇原县公安局军事股长、看守所长,孟坝、平泉等区区长。1955年10月离职休养,1980年病逝,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