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20世纪的著名作曲家,被认为是英国自17世纪普塞尔以来最杰出的作曲家。在其体裁多样、数量庞大的作品库中,歌剧所占据的位置极为重要,也是他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自1941年《保罗·班扬》(Paul Bunyan,Op.17)首演开始,至1973年最后一部歌剧《命终威尼斯》(Deathin Venice,Op.88)为止,在长达30余载的创作生涯中,他为世人奉献了16部歌剧(其中包括三部教堂寓言剧),其创作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现实主义倾向及被世人褒贬不休的同性恋情结等最为全面地展现在这些音乐戏剧作品中。因此,对于歌剧创作的研究便成为了解布里顿音乐创作思想、技法乃至风格流变最主要的途径。
在布里顿的全部歌剧作品中,本著所涉及的这两部——《彼得·格莱姆斯》(Peter Grimes,Op.33,1944.-1945)和《命终威尼斯》(197l-1973)是最富特色的:一部是举世公认的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另一部则不仅是他艺术生涯中此类体裁的“天鹅之歌”,而且还与他的情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著以此为契机,对这两部歌剧从体裁形式、题材内容、音乐风格及具体技术手法和美学追求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并对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性取向”问题进行解读,以音乐本体分析与文本意义阐释的双重视角审视本课题,进而探究造成这些变化与发展的原因。
安宁,博士,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9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余志刚教授攻读西方音乐史专业,1998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04年考取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继续跟随余志刚教授学习,2007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著有《歌剧(费黛利奥)序曲的音乐分析》、《从斗争到胜利——歌剧(费黛利奥)述评》、《书评:(阿尔班·贝尔格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布里顿两部歌剧中“性取向”问题的国际研究现状及方法》、《不同空间的对话——2004北京电子音乐节述评》、《烽火扬州路——济南摇滚“地下”十年记》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参与编写了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音乐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山东省高等学校通用教材《交响音乐赏析》(
山东大学出版社),并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文化部科研项目《音乐百科全书》撰写部分歌剧条目。
时值布里顿去世30周年。整整一年间,在我周围没有一场关于他的纪念音乐会,更没有任何学术讲座,甚至
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来访的BBC广播交响乐团的专场演出也找不到他的曲目,要知道布里顿生前曾为BBC的广播事业做出过多大贡献!在一个愈来愈大的失望后,不得不承认,相对于这位20世纪伟大的英国作曲家的大量创作来说,相对于他对英国音乐乃至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来说,相对于他对20世纪世界歌剧舞台的贡献来说,人们了解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对布里顿创作的关注始于入校后的第一个冬春之间,有意无意中我陆续收集到了他8部歌剧的影像资料。在观看的过程中,或许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其中的有些是不容易马上产生理解的,然而另外一些却无数次地感动了我。在彼得的“梦想”咏叹调、小镇人的合唱“报复之歌”、阿申巴赫的“费德鲁斯”咏叹调以及《命终威尼斯》的终场段落中,我不清楚究竟是他的音乐,还是那些故事情节,抑或是二者的一种混合使听者动容,但我清晰地感觉到作曲家对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内心与外界的冲突、“灵”与“肉”的搏斗等隐含之意的表述是那样直入一个东方人的心灵。透过音乐,他将一个盛名在握却承受着内心煎熬的艺术家形象清晰地暴露在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