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里(810~870),伊斯兰教
圣训学家。生于
中亚布哈拉。16岁随家人朝觐麦加,而后跋涉于辽阔的伊斯兰世界,寻访圣训传述、收录和背记人,全面搜集圣训正文和传述世系,探讨圣训学的疑难问题。据传,他曾访问1080名长老,记录60万条圣训,用16年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7397条他认为真实可靠的圣训,再经评论和比较,按教法题材分类,编为《
布哈里圣训实录》,被推崇为仅次于《古兰经》的经典,成为宗教学者演绎教法和教义的重要依据。晚年因与布哈拉统治者不和,迁居撒马尔罕。
中世纪
伊斯兰教圣训集录家、圣训学奠基人。因其出生于中亚布哈拉,故人称“布哈里”(布哈拉人)。10岁开始投师求学,熟读圣训,学习教法。18岁设帐讲学。后为进一步采录、研究圣训,在广阔的哈里发国家领土内长途跋涉,寻访圣训传述家、收藏家和背记人,全面搜集圣训正文和传述系统,探讨圣训学上的疑难问题。他对传述人的要求严格,凡是他接触过的传述人,都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弄清他们的思想主张、政治倾向、道德修养和经历,以便分别等级,考虑其可否信赖。他在辑录和考证圣训时,始终遵遁如下原则:①传述人必须是公正可靠的;②传述线索必须前后连贯而无中断和遗漏传述人的现象,并且还要上溯到一位著名的圣门弟子;③传述人和受传人必须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内容要口耳相传;④传述系统中传述人应不少于4人。据穆斯林学者考证,他曾访问过1080个长老,听取并记录了60万条圣训素材,用16年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然后经过筛选,把穆罕默德的言行与其门弟子的言行和再传弟子的教法判例加以区别,列出7397条他认为真实可靠的圣训,再经过认真“评论”和比较,依照“信仰”、“礼拜”、“朝觐”、“斋戒”和“
圣战”等题材和教法门类,编为《
布哈里圣训实录》。书成,蜚声学界,随之成为各家各派进行学术研究、演绎教法的重要依据和讲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