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布工布江达县淡水堰塞湖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是藏东最大的冰川淡水堰塞湖之一。
形成变迁
巴松措发育在现代海洋性冰川下游、两条古冰川相汇的U形槽谷中,是由中更新世最大冰期时的冰川终碛阻塞而成。
位置境域
巴松措,是藏东最大的冰川淡水堰塞湖之一。
水文特征
巴松措由于所处地区海拔比较低,气候温和,入湖河流终年不断流等原因,湖水全年不冻结,湖泊为开放性不冻湖。同时受印度洋暖流影响,该区域形成了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相对于高原其他地区降雨丰沛,气候宜人,区域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6.0℃左右。
巴松措两个水平年内暖季水温明显高于冷季水温,并且相同季节之间水温变化较小,同时具有较相似的变化趋势。暖季,巴松措湖区包括入湖河流、湖泊表层、湖滨以及出水口水体平均水温为12.5℃,水温变化范围在6.6—16.0℃之间。冷季,平均水温为7.0℃,变化范围在3.4—9.5℃之间。暖季水温平均值高出冷季水温平均值的44%。暖季,入湖河流水温较湖泊表层、湖滨(以及出水口低。冷季,入湖河流水温较湖泊表层、湖滨以及出水口低。
整体来看,巴松措湖区水体氢离子浓度指数在7.23—8.84之间,平均值为8.23,属于偏碱性水体。与尼洋河水水样的氢离子浓度指数相比,巴松措湖区水体的氢离子浓度指数稍高于尼洋河。
暖季巴松措入湖河流、湖泊表层以及出水口水体的氢离子浓度指数在7.74—8.84之间,平均值为8.23;冷季氢离子浓度指数在7.23—8.84之间,平均值为8.24。暖季,出水口氢离子浓度指数较入湖河流、湖泊表层以及湖滨低。冷季,出水口氢离子浓度指数较入湖河流水温、湖泊表层及湖滨低。
水系概况
主要水源
巴松措靠湖区降水与冰川融水补给。其地表冰川融水补给水源主要为由东北角汇入的仲措弄巴曲(曲:藏语意为河流)及由东头汇入的白朗曲和罗杰曲等三条河流。
排泄水道
巴松措是雅鲁藏布江五大一级支流之一尼洋河上游支流巴河的最大补给水源。
地理特征
地貌
巴松措属于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过渡地带,境内峰林高耸,沟壑纵横,为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区内平均海拔3600米左右,相对高差1200米—2000米以上,具有高山剥蚀地貌特征。
气候
巴松措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受印变洋暖流影响,形成了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46毫米;与西藏高原的其他大多数地区相比,温和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量,与连绵的山岭、高峻的山地、北高南低的地势共同造就了这里的复合型立体气候特征。
植被
巴松措湖区四周被常年积雪的雪山环绕,境内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湖体周围从低热河谷灌丛到寒寂荒凉高山稀疏垫状植被带,中间依次出现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冷杉林、高山柳与杜鹃灌丛、高山草甸等植被垂直带;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由常绿阔叶林—高山松林—高山栎林、亚高山灌丛到高山草甸的水平地带性,其森林覆盖率为80.0%
治理开发
治理
2021年至2023年1月底,林芝市加强河湖综合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加大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改善河湖水质量,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河湖长牵头负责,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全面参与,责任部门协调联动”河湖生态保护机制,推进巴松措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开发
巴松措景区以巴松措为核心,开展旅游活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国家4A级景区,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2017年8月,成为西藏首个自然风景类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历史文化
巴松措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巴松措.百度地图.
巴松措.林芝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21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位置境域
水文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