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位于
诸城市昌城镇北端,与高密南部接壤,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海拔116米(一说156米),四周皆为平地。脉起东部,过
白龙山(属地百尺河),经大宋岭,逶迤绵长,至潍河、百尺河双流交汇处。此山不高,却也形胜一方:拔地而起,岿然雄居,形似卧虎,石怪林密;西接潍河,南临密水;向东一溜土丘十几座汉墓冢子,直接到百尺河的白龙山。方圆几十里唯此制高点,大有“拄天立地,巍巍乎壮哉”之气势。巴山,诸城地理上的一个有名座标。
巴山的西面北面陡而峭,南面东面则坡缓徐徐。此处地肥水美,历来有金巴山之称。说到旧诸城的兴盛,当时流传着“南有仁兰,北有巴山”之说。据说山右历朝多出文士官员,山前好出富豪老财。巴山出产药材近百种,其中淮香附、地榆、野菊花被医药界定位同品种的上品。
巴山以其造化神秀,非凡气度为历代权贵所重。早于汉代吕后七年,刘氏王朝便在此置县封王(昌王城,昌城由此而得名),自此巴山香火不断。明代与五莲山光明寺一同建寺,名日“光阴寺”,成为一明一阴庇佑古老诸城的两座宝刹名寺,该寺毁于民国时期。巴山南面,在半山腰有一块平的地方,那就是当初寺院大殿的地方,即光阴寺遗址;后坡有古迹--康家古冢。巴山有一老采石坑,巴山一带,地灵人杰,现代电影表演艺术家崔嵬、曲艺家陶钝、画家王海禅、民主革命先驱路友于等名人志士的故里,就在巴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