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号航空母舰(USS Bataan CVL-29)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独立级航空母舰的八号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巴丹号航空母舰是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之一,是美国海军中第一艘以该名称命名的舰艇。与同级中的其他舰艇一样,巴丹号最初是作为轻型巡洋舰设计的,但在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海军迫切需要更多的航空母舰。因此,当时正在建造的一些轻巡洋舰被重新订购为航空母舰。
巴丹号航空母舰最初设计是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命名为布法罗号轻型巡洋舰(CL99),于1942年6月2日重新命名为CV29并更名为BATAAN(巴丹号)。
建造沿革
巴丹号航空母舰最初设计是作为克利夫兰级轻型巡洋舰,并命名为布法罗轻型巡洋舰,船体编号为CL-99。
1940年12月16日巴丹号的建造合约批出,原建为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的三十三号舰,舰名为布法罗;由于
美军航空母舰短缺,故将九艘建造中的克利夫兰级改装为航空母舰。
1942年6月2日,巴丹号的合约更改为建造航空母舰,并更改舷号(由CL-99改为CV-29)及舰名,于8月31日在纽约造船厂开始建造。
1943年7月15日,巴丹号与其他改装航空母舰重编为
轻型航空母舰,舷号改为CVL-29。
1959年5月15日巴丹号重新改编为飞机运输舰,舷号改为AVT-4。1959年9月1日除藉,最后于1961年5月出售拆解。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1943年8月1日巴丹号下水,11月17日作为美国海军独立级航空母舰的第八艘服役。
太平洋战争中参与多场战役,战后巴丹号参与
魔毯行动(Operation Magic Carpet),运载美军返国,1947年2月11日退役封存。
1950年5月13日,巴丹号重返现役,并用作试验性的反潜航母。一个月后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舰短缺,巴丹号随即改变用途为攻击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并先后作三次朝鲜战争巡航。
朝鲜战争后巴丹号随即预备退役,并在1954年4月9日正式退役。
1953年2月9日,在巴克纳湾和横须贺之间又进行了两次过境反潜演习后,巴丹号登上了在韩国作战。于15 日开始执行飞行战斗任务,除了沿海岸进行通常的武装侦察巡逻外,还袭击了钦南浦以南和瓮津半岛上的中国军队集结地。
1953年3月7日至5月5日期间巴丹号又进行了四次巡航。在横须贺自由活动两天后,于5月10日通过珍珠港启航回家,并于26日抵达圣地亚哥。
1953年7月27日,韩国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进行维修后装载了飞往日本的飞机和设备,并于7月31日启航前往神户和横须贺的往返航程。当月返回珍珠港,并于8月26日报告进行了失活前的大修。在搬到旧金山海军造船厂后,巴塔安号于1954年4月9日退役,并被分配到旧金山的太平洋预备舰队。
巴丹号在二战及
朝鲜战争分别获得六颗及七颗战斗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