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拼音:bā),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口部巨大的蛇形。本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可以吞食大象的蛇。四川等地自古多虫蛇,故周代有古国以“巴”为名,故地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后世称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为“巴”。后来“巴“字不再表示蛇,而在一些方言中有了贴、贴靠的意思,于是产生了诸如锅巴、巴结等词汇。引申为目光黏滞之状、则又有了巴望之词。又用作某些词语的后缀。
文字源流
有学者认为图A的甲骨文字形是最早的“巴”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巴”字像一条巨蛇的形象。上部是一个张着大口的蛇头,下边是蜿蜒的蛇身。古代传说,有一种巨大的蛇,名为巴蛇。《
山海经》里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是说,巴蛇吞食大象,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由此可见,这种蛇是很大的了。古代的巴国,属地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市一带。巴国大约因产蛇多而得名,且巴人崇拜蛇。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能够吞象的蛇,早期巴人也不会以一个虚幻的动物给地域命名,更何况《山海经》的作者还描绘出“食象蛇”的具体模样,“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由此可见,巴蛇应该有一个原型。巴蛇的原型,有学者考证是
尖吻蝮(又称五步蛇)。
《
说文解字》里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意思是说,巴是一种虫名。此外,“巴”的本义还有虎、鱼、石等说法,不一而足。
“巴”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形似一条蛇,篆文中将甲骨文中的形象艺术化,但形式与甲骨文差异并不是很大。隶书中的“巴”就与现代的文字形式很相似了,也只是将曲笔拉直,再将小篆中的一横变成一竖罢了。
因为蛇是紧挨着地面爬行,所以“巴”字有挨着、紧贴、靠近的意思。如《红楼梦》里,“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下”。这里的“巴”就是靠近的意思。
“巴”还由紧贴的意义引申出粘结、粘住的意思来。如,锅巴、泥巴、盐巴等。干巴巴、紧巴巴,是说粘结住的东西很干、很紧。干巴巴还用来形容一个人写文章、讲话不生动。紧巴巴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生活贫寒。如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另外,人们还把贴近、依附、讨好有权势的人,称做“巴”,现代汉语里叫巴结。如《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薄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巴高望上,就是巴结高位好往上爬。
蛇有极强的攀援性,所以,“巴”字也引申出攀援、攀登的意思。如《水浒传》第三十六回里有这样的话:“行了半日,巴过山岭头,早看见岭脚边一个酒店。”这里的“巴”字,就是攀登的意思。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巴部】伯加切(bā)
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凡巴之屬皆从巴。
【注释】徐鍇注:“一,所吞也。指事。”
说文解字注
“蟲也”注:謂蟲名。
“或曰食象它”注:《山海經》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象形”注:伯加切,古音在五部。按,不言从己者,取其形似而軵之,非从己也。
广韵
伯加切,平麻幫 ‖ 巴聲魚部(bā)
巴,巴蜀。又州,取國以名焉。《三巴記》云:“閬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亦蟲名。又姓,后漢有揚州刺史巴祗。伯加切。八。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己部】 巴;部外笔画:1
《
广韵》伯加切。《
集韵》《正韵》邦加切,并音芭。《广韵》:巴蜀。《书·牧誓》疏:巴在蜀之东偏。《三巴记》:阆苑白水东南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名三巴。
又《玉篇》:国名。《左传·桓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
又郡名。《前汉·地理志》:巴郡,秦置,属益州。谯周《巴记》:初平六年,赵颖分巴为二郡,巴郡以垫江为治,安汉以下为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绰分巴,以永宁为巴东郡,垫江为巴西郡。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又县名。《唐书·地理志》:归州有巴东,壁州有东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
又《说文》:虫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浔江记》: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为陵,世称巴陵。
又巴蕉,草名。司马相如《子虚赋》:诸柘巴且。注: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韵》:尾也。
又姓。《后汉·党锢传》:巴肃,勃海高城人。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顶部窄底部宽,头部偏左尾部偏右。首笔㇕(横折)从左上格起笔,竖段在竖中线右侧;短竖在竖中线左侧;横在横中线。末笔乚(竖弯钩)从首笔左端起笔,与第三笔横相接后下行右弯至右下格钩出钩部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