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华城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巩华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大街76号,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明代帝王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
历史沿革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沙河店行宫。
明正统元年(1436年),沙河店行宫被洪水冲毁。
明天顺五年(1461年),沙河店行宫重修。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在沙河店行宫旧址上修建巩华城。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巩华城修建完工。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打巩华城,城墙西北段被起义军的炮火轰塌,巩华城行宫成为起义军的临时指挥部。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巩华城设为擀毡局。
清乾隆八年(1743年),巩华城内设北路厅捕盗同知衙署。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巩华城遭八国联军掠抢焚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巩华城行宫被拆除,仅存遗址。
2014年4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共同启动巩华城大修项目,对四个城门进行修缮。
建筑格局
巩华城是一座长、宽均约为1千米的方城,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城高10米,城墙内外两侧用城砖包砌,中间以夯土填实,顶部铺砖,城外环以护城河。城四角设有角楼,突出城墙之外以利于防守。城内正中偏南设有行宫,行宫外东、西、北三面建营房及奠靖仓,为驻军、屯粮之处。
主要建筑
城门
巩华城东、南、西、北城墙各辟一门:东门名“镇辽”,南门名“扶京”,西门名“威漠”,北门名“展思”,分别代表着“镇闼东辽”“镇固京师““威镇大漠”“展陵怀思”4种不同含义。其中南、北、西面的三座城门都在城墙的中间位置,只有东侧城门处于东墙中间而偏向北的三丈处。四座城门匾额,均为明嘉靖时期的权臣严嵩手书。南、北两门供帝王过往(生者去祭祖,逝者去埋葬),所以建筑形制十分显赫。高大的主门上开有3座门洞,主门外的瓮城辟有3座闸楼,各设千斤闸。
扶京门是巩华城的正门,俗称大南门,是4座城门中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门设有三洞,南部还建有瓮城,瓮城东、西两面还各有闸门式城门一座,门内设有千斤闸,城门上为闸楼。扶京门建筑制式与正阳门相仿,为明代皇帝出入巩华城的必经之路。
行宫
行宫位于巩华城内正中偏南,地基高于内外城池,可以防止水患。行宫占地面积2.4公顷,南北宽150米,东西长160米,约呈矩形,夯土包砖。行宫南墙迎扶京门辟南门,名“迎正门”,汉白玉石甬路直铺城下,东、西、北三面各辟一门,东为丽春门、步和门,西为延秋门、宣泽门,北为宁远门。东南角有小角门,为看守太监们使用。宫内布局分为三路,中路建筑为帝后梓宫停放与祭祀的地方,依次为龙跸殿、广载宫,龙跸殿为正殿,面阔7间,进深5间,用于停放帝后的灵柩。西路为景惠殿、翠凤宫、会祉宫,东路为凝禧殿、华莺宫、集祥宫。东、西建筑为帝后寝宫,周围群房为文武大臣、太监歇宿之处。现仅存基址。
历史文化
明朝时期,巩华城的南北两城门为皇家车驾出入之门,每年皇家春秋两大祭或送帝后灵柩到行宫停灵住宿,皇家进出南北正门的中门,随护大臣按文东武西的仪规进出中门两边的左右掖门。军卒官兵只准从东西两城门进出。巩华城内在明万历时期以前为禁地,不准居民百姓入城居住。
文物保护
1995年10月20日,巩华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巩华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大街76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519、887、C122、昌73路公交车,在沙河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距离巩华城约13.5千米,驾车约24分钟。
参考资料
.北京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3: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