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口鱼目为辐鳍鱼纲巨口鱼科巨口鱼属的一种深海鱼类。
基本信息
巨口鱼目体延长,侧扁。成鱼后,无真正的鳃耙。仅有 1个眶下骨; 1个或无上颌骨;中翼骨退化或缺乏。发光器无导管。大部份鱼种皆具连结于舌骨的颏须。具胸鳍或无;具脂鳍或无。大部份鱼种皆呈深黑色。海洋发光鱼类。
巨口鱼科的鱼类可算是巨口鱼目家族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头部较大,身体向後延长。大嘴里尖锐的毒牙罗列,某些种类还长了一根短颌须。黝暗的体表上有一层胶膜,被捕获时常会脱落。背鳍靠近头部,其中第一背鳍条较长;除了腹鳍和臀鳍外,在尾柄前还有背脂鳍和腹脂鳍。个性凶猛的蝰鱼是台湾附近海域偶尔可见的巨口鱼科鱼类,它具有下颌能向前极度伸出的大口,而腹侧的发光器则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为了能大口吞食难得从上层沉降下来的动物屍体,巨口鱼的口部和一般鱼类不同,它们的上下颌骨有如绞链一般,可极力托出,形成巨大的开口,而其颌骨上密布许多向内弯的尖锐长牙,更是让猎物毫无脱逃的可能。大口吞食是蝰鱼的招牌动作。
分类
巨口鱼目下分5科:
1、双光鱼科(Diplphidae)
2、钻光鱼科(Gonostomatidae)
3、褶胸鱼科(Sternoptychidae)
4、光器鱼科(Phosichthyidae)
5、巨口鱼科(Stomiidae)
生活习性
生活于大洋中层或底层。栖息深度的在100-1050公尺间。卵生,肉食性。
部分种类巨口鱼具有日夜、上下水层的垂直洄游行为,即在夜间会随著小鱼虾等饵料生物上浮到生产力高的中表层捕食,天亮时再随小鱼虾等沉降回到深海中层。这些垂直洄游的鱼类可能是靠著视觉来感受光线的明暗,当它们保持在一定光度的水层时,鱼群自然就会随著日落日出而改变栖息的深度。体型较大的巨口鱼则多半停留在下水层,伺机捕食天亮後从上水层沉降回来的小型巨口鱼及其他科的鱼类或无脊椎动物。
地域分布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相关信息
据日本Sponnich Annex网站4月23日报道,22日,日本高知县在其位于室户海湾海域设置的定位渔网内,发现了105条平日很难见到的深海“巨口鱼”,其中1条被活捉。据悉,有渔民在4月21日也曾捕获9条同种鱼类。对此,有专家指出:“海洋可能发生了异变。”
进入2014年,日本各地相继捕获了不少诸如“大王乌贼”之类的深海鱼,但这些鱼类的出现原因及其生活习性仍是未解之谜。
据报道,“巨口鱼”的栖息地是距离定位渔网50米以外,水深120-800米的深水区。这种“巨口鱼”通体发黑,长着尖锐的牙齿,下颚的触须上有发光器,就像一脸坏笑看着人们一样。
据研究室户岬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状况的“日本海龟协议会”介绍,捕获“巨口鱼”的渔网是当地渔民在距离海岸2公里,水下深约70米的地方设下的。“巨口鱼”体长为10-25厘米。因为收网时水温和水压的急剧变化,105条鱼中只有1条幸存。该鱼由协议会照看,但已非常虚弱。
据悉,室户海岸每年都会捕获几条“巨口鱼”,比如21日捕到的9条,协议会就将其列为贵重标本。然而,22日突然捕获了105条,为前一天捕获的10倍以上,令人毛骨悚然。协议会的室户基地研究员渡边纱绫对此表达了自己的不安:“至今都没有如此数量庞大的记录。而且海水的流向及温度也没有太大变化,正因为如此所以太可怕了。”
日本近海进入2014年后就相继发现了大王乌贼、勒氏皇带鱼、巨口鲨等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深海鱼类。2013年夏天室户岬海域一次捕获了78头阿里拟角鲨而成为了话题。
对深海鱼颇有研究的北海道大学鱼类学名誉教授尼冈邦夫认为:“深海鱼对洋流的波动和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这次深海鱼的大量出现)很有可能是其栖息地发生了某种异变。”对于此次的大规模捕获现象,有专家认为是由水温引起的,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