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伪
汉语词语
巧伪,汉语词汇,拼音:qiǎo wěi,意思是虚伪不实,出自《庄子·盗跖》。
释义
虚伪不实。
出处
《庄子·盗跖》:“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
例句
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为智者务于巧伪,为勇者务于斗争。”
·刘向说苑·丛谈》:“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曩古纯朴,巧伪未萌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
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在今气磊落,巧伪莫敢亲。”
唐·李端杂歌》: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宋 · 司马光 《请革弊札子》:加以运筹决胜者,乃浮躁巧伪之士,不知彼己,妄动轻举。
宋·苏轼《策别十二》:“及至 秦 汉 之世,其民见利而忘义,见危而不能授命,法禁之所不及,则巧伪变诈,无所不为。”
宋·张耒瓦器易石鼓文歌》:羲黄已亡巧伪起,采椽土木消纯朴。何为获此上古器,经历万古遭搜掠。
明 · 谢诏 《东汉秘史》:巧伪之物,不鬻于市。
明 · 戚继光 《练兵实纪》:其见他人坏却心术,图得享一时顺利者,任他快活我只守己,到头来巧伪败露,毕竟有我受用之日。
何乔远 《名山藏·典谟记·孝宗敬皇帝一》:臣仰知皇上爱惜人才至意,但人心巧伪,所宜堤防,如第委二司考合属,恐未尽咨访之公。
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识未开也,退化之后,流于巧伪。”
参考资料
巧伪.百度汉语.
斗争.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4:36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