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是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
历史沿革
1930年代中国社会大变动,形成了左翼,京派,海派三个文学派别的对峙与互渗。而左翼文学作家就自觉以现代大工业中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的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大学举行。最初的盟员共50余人。大会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7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两人为候补委员。鲁迅在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强调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触实际的社会斗争。
左联内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团”,先后担任党团书记的有潘汉年、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等。在组织上,左联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和左联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题材与主题。这一时期,甚至写恋爱时也从礼教与恋爱的冲突到革命与恋爱的冲突了。革命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他们都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展现了革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和广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1936年春,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左联自行解散。左联在国民党政府残酷压迫下顽强战斗了6个年头,粉碎了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军事上的反“围剿”斗争。
左联培养了一支坚强的革命文艺大军,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建国以后的人民文艺事业准备了一批骨干人才。左联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