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9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 获博士学位(论文为《聚焦焦点:对话语焦点的多维度研究》);
《汉语构词的新研究:现代和古代汉语的词法、音系和词汇》评介
当代语言学2000-12
山东省莱阳市食品厂退休干部左玉银,接到两个在国外攻读博士后的女儿的来信,信中分别向父母汇报了各自的学习情况:在美国留学的大女儿左巍,刚刚在一次会考中获得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荷兰留学的二女儿左岩,则获得了全校最高奖学金。她们姐妹俩是北大历史上,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惟一一对姊妹博士后。
左玉银的大女儿叫左巍,小女儿叫左岩。左巍1971年出生,左岩比左巍小两岁1973年出生。孩子们小的时候,左玉银在部队,开始在
莱阳,后调到文登,虽不很远,却也不能经常回来。因此,照顾和教育两个女儿的任务,全落到妻子陈瑞华一人身上。陈瑞华一边工作,一边料理家务。她每晚教女儿背儿歌、数数……很快两个孩子都能背十几首儿歌、唐诗,远远超过了同龄孩子。别人都称赞陈瑞华教育孩子很有一套。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瑞华发现左巍对奶奶家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十分感兴趣,经常缠着大人问上面是什么字。陈瑞华脑中一闪,何不利用孩子的求知欲开发一下她们的智力呢?当时左巍4岁,左岩两岁。陈瑞华便教左巍汉语拼音、背小九九。结果发现,左巍进步很快。到后来的加减法,左巍都能理解并准确地写出答案。开始的学习是兴趣,而变成正常任务之后,左巍有些受不住了。陈瑞华提出要求,每天晚上做几道题,做不完不准睡觉,如果做错了,便罚几道题再做。女儿噘着嘴说妈妈欺负人,可看到陈瑞华的认真劲,不像说着玩,便天天晚上学汉语拼音、背小九九,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陈瑞华注意随时随地对两个女儿进行形象化“教育”。吃西瓜切几块,几个人吃饭用几双筷子,马路上驶过几辆汽车,左巍和左岩觉得十分新鲜,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1978年,左巍该上小学了。招生老师随意考了左巍一下,结果左巍的知识水平大大超出招生老师的意料之外。按照左巍的智力水平,可以直接进二年级插班,不必再读一年级。这时,陈瑞华又一心一意地教起二女儿左岩来。她教左岩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发现左岩学得得心应手。陈瑞华试着把学校出的试卷拿出给左岩做,结果成绩远远高于年龄比她大三四岁的一年级学生,这连陈瑞华也不禁有些吃惊。 姐姐背起书包上学了,可急坏了朝夕相处的妹妹左岩。当时左岩4岁半,也缠着妈妈要去上学。陈瑞华以为女儿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最后让女儿缠得没有办法,就领着她来到学校。陈瑞华告诉她,如果不听话,老师就不让来了。左岩当时没有桌子,只搬了一个小凳坐在教室最前边。第一天放学回家,陈瑞华问左岩,明天还去不去上学,小左岩点点头。左巍和妹妹在一个学校,课间来叫左岩出去玩,左岩死活不去,生怕老师说她不听话,不让来上学了。上了一段时间,左岩并不比其他“大学生”学得差,陈瑞华这才给她买了课本、书包。左岩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年级学生。校长对陈瑞华讲,你的两个女儿真行。当时陈瑞华还不相信,直到看了女儿的成绩单时,陈瑞华才相信了。晚上,陈瑞华对两个女儿讲,千万不能骄傲,认真学习考上北大当科学家。陈瑞华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的一句话,影响了两个女儿的一生,她们真的双双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生。
等左巍、左岩上初中时,左玉银早已从部队转业,到莱阳食品厂工作。家庭安定了,他们夫妇俩更抓紧了对两个女儿的教育。他们进行分工,陈瑞华负责给女儿辅导文科,左玉银负责辅导理科。由于分工明确,他们这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上升得很快。 知女莫过母。两个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陈瑞华都十分清楚,她针对两个女儿的不同特点,分别施教。大女儿左巍虽然成绩一直不错,但有时不扎实,经常出些小差错。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陈瑞华并不批评她,而是耐心地帮助左巍分析原因,找出不足。每次陈瑞华一说,左巍的成绩就上去了。几次之后,左巍成绩便稳定下来。 与姐姐相反,妹妹左岩学习扎实,但有时对自己没有太大的自信。左岩的英语成绩很好,学校准备推荐她参加全省英语比赛。可左岩一想到全省比赛,就有点发怵。陈瑞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就让女儿给老师讲,每次上课前,留出5分钟让她到讲台上讲英语。老师答应了。等到了烟台参加比赛时,看到人家的设备、师资都比自己学校好,左岩觉得没有把握,回家后给陈瑞华讲:“妈,咱们根本不行,条件太差。”陈瑞华对女儿讲:“你能行,条件好坏只是一个方面,你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比赛结束了,左岩得了第一。陈瑞华故意逗她:“你不是说咱们条件差吗?”左岩不好意思地说:“妈,别提了。”尽管陈瑞华夫妇对女儿的学习抓得很紧,但并不是让她们关起门来死读书,每晚都让她们看半小时的新闻节目,并为她们订阅了报刊,使她们增长知识。 左巍、左岩在母亲的教诲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1988年,老大左巍考上了潍坊医学院。一年之后,左岩又以理科成绩烟台第一、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考上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孩子考上大学后,需要大笔的学费,陈瑞华、左玉银夫妇单位效益不好,为了支持女儿们上大学,老两口开了一个小卖部。
左岩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每年考试总是第一。左岩又以全院第二的成绩通过英语专业8级统测,那一年她才19岁。1993年,左岩毕业了,分配问题迫在眉睫。这时,总参外事局来学院选调毕业生,左岩作为惟一人选被选中。能去外事部门,这在多少人眼中是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而左岩却执意申请留院考研。对女儿的选择,父母投了赞成票。1993年,左岩以411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外院硕士研究生,并创外院考研成绩最高纪录。 对左岩考研究生,左玉银、陈瑞华夫妇心中是有思想准备的,而大女儿左巍考取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则给了他们一个惊喜。医学院都是5年制,左巍与左岩同一年大学毕业。妹妹考研究生时,左巍也曾对陈瑞华流露出想考研究生的念头,可陈瑞华对她讲,妹妹已决定考研究生,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想留一个女儿在身边,既然大学毕业了,在附近找个学校当教师,教书育人,照顾父母。随后就在烟台、莱阳等地找接收单位,最后接收单位也找好了,只等毕业后报到上班了。谁知,有一天,左巍对陈瑞华讲,想出趟远门,去南京。陈瑞华问左巍去南京干什么,左巍这才吞吞吐吐“坦白”了自己参加了
研究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笔试,这次去南京是参加面试。左玉银、陈瑞华老两口这才恍然大悟。左巍对父母讲,妹妹考研究生,姐姐也不能落后。望着面前的女儿,老两口不禁笑了,考研究生是好事,何必对父母保密。 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了,左巍与左岩1996年又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生。 1999年,左巍、左岩姐妹俩又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被获准去国外攻读博士后。左巍去了美国,左岩去了荷兰。她们出国前,特意请父母去了一趟北京,姐妹俩身穿博士服,在北大校门前,幸福地依偎在父母身边合影留念。 如今,28岁的左巍不仅学业有成,而且爱情也有了收获。她与一位在上海同仁医院的博士生同结连理共赴美国。对此,26岁的左岩说,自己还年轻,过几年也不迟。 女儿左岩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谢谢你们赋予我们生命、健康的人格和做人的信心。在荷兰,曾有人问我,你的父母是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我自豪地对他说,他们很平凡,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爸爸妈妈,女儿和你们是彼此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