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哲学引论》是2002年7月1日
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伯聪。
内容简介
《工程哲学引论》一书是现代哲学体系中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属于马克思所说的关于改变世界的哲学。
本书以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进行评信纸为契机论述了“四个世界”的理论,相形之下,后者不但有了继承,而且有了发展。
本书提出和分析了50多个与工程哲学相关的范畴,如计划、决策、目的、运筹、制度、操作、程序、管理、职责、标准、意志、四个世界、价值合理性、天地人合一等内容,正是这些构成了工程哲学的范畴系统,从而成了理论网络的重要结点。
在完整的现代哲学体系中,应该包括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工程论等组成部分。本书强调,科学哲学应从战略上转向工程哲学为重心,以指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
李伯聪,1941年生于河南省禹州。1966年河南大学毕业,1984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现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科教学部教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著作有:《人工论提纲》、《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和工程的含义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
本书对工程这个术语的理解和界定
第二节 工程哲学的基本主题、基本内容及其与认识论的对比
哲学中的造物主题和作为“造物主”的人的主题迷失
必须研究工程哲学的基本范畴,把工程哲学建设成为一门有充实内容的学科
“我造物故我在”是工程哲学的基本哲学箴言
绪论引起的片断回忆
第一章 引论——哲学史的回顾
第一节 从笛卡尔、康德和波普尔谈起
回顾笛卡尔兼及语言哲学
回顾康德兼及技术哲学
回顾波普尔并略谈第四世界
第二节 欧洲古代和近代哲学史上造物主题的迷失
简评理念论、四因说和“四类自然”论
简评培根的“工具论”和笛卡尔的“方法谈”
德国古典哲学对造物主题的接近和迷失
第三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哲学史上造物主题的迷失
……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哲学中探索哲学新方向的努力和尝试
第二章 工程过程的计划阶段——论目的、条件、运筹决策和合理性
第一节 目的、目的设计和目的的导向
第二节 初始条件、环境条件、约束条件和预期条件
第三节 知已、识势和见机
第四节 运筹、风险和决策
第五节 理念、合理性和决策陷阱
第三章 工程过程的实施阶段——论机器、操作、制度、管理和意志
第一节 自然资源、原材料和机器
第二节 操作、程序和“微观生产模式”
第三节 组织、制度和规则
第四节 管理、激励和规则
第五节 劳动存在、效率和意志
第四章 用物和生活阶段——论价值、用物、异化和生活
第一节 价值、交易、交往和主体间性
第二节 消费和用物
第三节 结果和异化
第四节 生活和自由
第五章 若干进一步的理论思考——论“四个世界”和“天地人”的合全
第一节 工程哲学的学科特点及其与认识论的若干对比分析
第二节 关于“四个世界”的理论
第三节 安身立命和天地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