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统计术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是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价格;
国家统计局通过编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
统计概述
工业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产品价格的涨跌,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是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价格,通过编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
统计作用
(一)监测工业产品价格变动情况。PPI 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处于生产环节和上游领域的产品价格情况,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下游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二)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 CPI、PPI 以及 GDP 平减指数等,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从 2004 年 1 月起,国家统计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业发展速度。
(三)度量通货膨胀(紧缩)。与CPI 一样,PPI 也是度量通货膨胀(紧缩) 的重要指标。国家经济管理部门,通过监测 PPI,研判通货膨胀(紧缩)的趋势, 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
(四)用于企业谈判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在企业商业谈判中,双方可以约定依据 PPI 的涨跌对供销合同结算额进行调整,以避免通货膨胀 ( 紧缩 ) 给合同执行带来风险。PPI 的变化会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在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中,利用 PPI 可以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变动情况。
一般认为,适度的
通货膨胀是有利的。价格上涨,会刺激厂商多生产,而因为担心未来涨价,人们也愿意多消费,这样经济中需求供给都会增长,经济向好。而如果发生通货紧缩,商品价格下跌,厂商生产积极性不高,人们倾向于存钱不消费,因而不利于经济循环发展。
统计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1%。
2022年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7%。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
2022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1%,环比持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0%。
2024年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0.1%。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4%。
2024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8%。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2.2%。
2025年1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1%。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0.8、1.4个百分点。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